中國解決臺灣問題,光靠圍著不打其實風險更大!
美西方肯定是不會袖手旁觀的。
美國一直將臺灣視為其在亞太地區的 “棋子”,妄圖通過制造臺海緊張局勢來遏制中國發展。
其早就制定了相關的干涉計劃,例如美國密歇根州國民警衛隊陸軍副總司令助理曾公然展示針對 “臺海有事” 的計劃,美軍會以琉球群島為前沿基地直撲東海,試圖 “圍魏救趙” 替臺軍解圍。
日本也在一旁蠢蠢欲動,日媒披露美日 “利刃 - 2024” 聯合軍事演習首次將中國大陸當成假想敵,模擬轟炸 “東大” 登陸部隊。
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國家和地區會有更多動作,他們可能會進一步加強軍事部署,增派兵力和武器裝備到臺海周邊,對我國形成更大的軍事壓力。
時間拖得越久,敵人動作越多,咱們面臨的壓力也越大。
美國從本土到西太平洋部署力量,最多 60 天就可到位。
其航母編隊集結也只需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長時間的圍困,會讓美國有足夠的時間調動其盟友,如日本、澳大利亞等,組成聯合部隊開到臺海附近。
屆時,我國將面臨更復雜的軍事對峙局面,打與不打都會陷入兩難境地。
打了,可能引發全面戰爭,之前圍困的成果可能付諸東流;不打,對方可能會突破封鎖線,讓圍困失去意義。
再說了,臺灣幾十年打造成了軍事堡壘,武器物資一應俱全,指望他們自己投降,希望不大。
臺灣當局長期以來依靠美國,耗費大量資金購買武器裝備,其軍隊總規模大概在 20 萬人左右,且裝備了不少美制武器,整體作戰實力在全球也能排到一定位置。
他們還不斷加強防御工事建設,妄圖憑借這些來抵抗統一。
所以,僅僅通過圍困,很難讓臺灣當局放棄 “臺獨” 念頭,他們可能會憑借手中的武器和物資,負隅頑抗,甚至可能會主動挑釁,引發沖突,使局勢更加復雜。
而長時間的圍困,其實等于給了美國及其盟友一個從容布局的黃金窗口期。
美國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在國際輿論上大做文章,聯合其盟友指責中國 “威脅和平”“搞霸權”,將中國塑造成國際社會中的 “壞蛋”。
這會讓中國在國際上面臨更多的輿論壓力和外交困境,甚至可能會遭遇經濟制裁,被切斷芯片、設備等關鍵供應鏈。
同時,周邊一些與中國存在領土爭端的國家,如印度、菲律賓、越南等,可能會趁機在邊境或南海地區搞小動作,分散中國的注意力,讓中國顧此失彼。
日本自衛隊可能會頻繁出動戰機,挑戰中國防空識別區,進一步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美國還可能會利用其全球盟友體系,拉攏更多國家參與到對中國的圍堵中來,形成對中國更不利的國際環境。
總之,解決臺灣問題,不能單純依靠圍困這種方式,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尋找合適的時機,以果斷有效的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