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機構發布了一份中國手機市場二季度激活量排名。
如下圖所示,前五分別是小米、VIVO、OPPO、華為、蘋果,前五大品牌占到了81%左右的份額,高度集中了。
當然前五名的份額相比,差距非常小,甚至差距都在1%之內。
而基于這個數據,很多人當然就認為小米又成為了二季度的大贏家,畢竟排在第一名嘛,至于蘋果則雖然打價格戰,卻也只能排在第五名,而華為則排在第四名,只比蘋果好一點點。
但是,馬上反轉就來了,IDC發布了一份數據,與上面這個排名截然不同。
如上圖所示,IDC顯示的數據是華為第一、VIVO第二、OPPO第三、小米第五、蘋果第五。
和上一份相比,從排名來看,就是將華為、小米對調了一下,小米從第一變第四,華為從第四變第一,其它三個品牌VIVO、OPPO、蘋果沒有變,還是第2、3、5名。
而從份額來看,大家的差距也稍大了一點,最高的華為有18.1%,最低的蘋果有13.9%,相差4個多百分點了,銷量也差了300萬臺左右了。
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何對于中國市場,機構們的數據,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不同,有些甚至是天壤之別的排名呢?
對于這兩張表,一張是激活量表,一張是出貨量,出貨量是指手機廠商交付出去的,而激活量則是指手機到用戶手中開機激活的,相對而言,激活量更靠譜一點,畢竟手機廠商交付出去的,也可能壓在渠道手中,沒有賣給消費者。
當然,另外則是各大機構的統計數據口徑、來源等都不一樣,且這些數據其實都是各大廠商們的商業機密,也不會輕易告訴這些機構。
所以機構們都是靠分析數據、市場調研等得出來的結論,都不一定100%準確,都是靠猜靠分析得出來的,所以僅供參考,大家也不必太認真了。
以往幾個季度,國內手機銷量排名,也是各大機構完全不一樣的,甚至連第一名都各不相同,所以有沒有水份,大家自己判斷吧,你選擇你認為對的就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