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消息,2025年7月14日的北京,夏日的陽光灑在外交場合莊重的建筑上。印度外長蘇杰生走下舷梯,這是他自2019年8月后,時隔近六年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此次行程的特別之處,不僅在于他專程結合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訪華,更在于中方展現出的特殊禮遇——抵京當日便安排兩場高級別會晤,這種"停機坪外交"的節奏,在外交領域實屬罕見。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當天便與蘇杰生展開深入交流。會談中,王毅清晰點明當前中印關系的戰略坐標: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雙方總人口達28億之巨,兩國關系具有獨特的內生動力和歷史邏輯。他特別提到去年喀山領導人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并強調今年恰逢中印建交75周年,當前改善勢頭來之不易。王毅進而提出務實愿景——雙方應共同推動平等有序的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全球化,為"全球南方"國家維護共同利益。
蘇杰生(資料圖)
更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同一天,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也會見了蘇杰生。這場政黨高層對話傳遞出新的政治信號。劉建超明確指出,中印作為毗鄰而居的新興經濟體,健康穩定的雙邊關系對各自現代化進程至關重要。他呼吁兩黨落實領導人關于"互為發展機遇、互不構成威脅"的共識,并特別強調要通過智庫媒體交流改善民間認知。政黨渠道的開啟,為中印關系鋪設了超越傳統外交的第二軌道。
面對中方的坦誠姿態,蘇杰生的回應同樣直白有力。他當眾作出關鍵表態:"印中是發展伙伴而非競爭對手",印度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愿深化對華互利合作。在兩大場合,蘇杰生都承諾將落實領導人共識,加強多邊協作。這位資深外交官清晰地劃出印方立場——印度不尋求對抗,而期待通過政治對話與務實合作擴大雙邊關系的積極面。
上合組織(資料圖)
然而,龍象共舞的樂章仍存在幾處不和諧音。近年來,印度在上合組織防長會議中拒簽聯合聲明、在金磚機制中對"去美元化"態度曖昧,甚至向西方表忠心的舉動,都在消耗政治互信。這些搖擺行為與蘇杰生此刻展現的合作姿態,構成莫迪政府尚未完全解答的戰略謎題。如王毅所提醒:中印關系不應受第三方干擾,雙方需避免相互猜忌消耗。
中印這兩個古老文明的互動,始終充滿地緣政治的微妙張力。蘇杰生此行打破六年沉默,兩場高規格會晤如同精心編排的雙人舞步,展現出雙方管控分歧的強烈意愿。但真正考驗在于印度能否將"獨立外交"的表態轉化為行動一致性——停止在多邊場合制造雜音,不再以"平衡外交"為名行戰略騎墻之實。
蘇杰生(資料圖)
當上合組織外長們齊聚天津,世界正凝視著這場東方巨人的互動。蘇杰生跨越六年的訪華旅程,恰如中印關系的縮影:每一步前進都需要克服歷史包袱與現實算計。中方以特殊禮遇敞開大門后,球已傳至莫迪政府腳下——是真正踐行"發展伙伴"的承諾,還是繼續在東西方間尋求危險的平衡?28億人的共同命運,正等待一個超越外交辭令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