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消息,2025年7月14日的北京,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與印度外長蘇杰生的雙手再次握在一起。這場持續近兩小時的閉門會談,透露出一個關鍵信號:中方用"龍象共舞"四字定調兩國關系新方向,而印度方面罕見的積極回應,暗示著莫迪政府正悄悄松動對華政策堅冰。
印度外長蘇杰生(資料圖)
印度態度的微妙轉變令人玩味。蘇杰生明確表態"印中關系對雙方均具有重要價值",更承諾"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要知道去年印巴沖突暴露了印度戰略短板后,新德里方面終于意識到:在動蕩變革的國際格局中,持續對抗中國只會消耗自身發展機遇。這種務實轉向,恰與中方強調的"互為發展機遇、互不構成威脅"形成呼應。
"龍象共舞"絕非空洞比喻。劉建超在會談中拆解了這個概念的深層邏輯:龍象分別象征中印兩大文明體系,而"共舞"意味著在平等基礎上協調步伐。當28億人口(占全球35%)的兩個新興經濟體攜手,不僅將重塑"全球南方"話語權,更可能改變聯合國框架下的國際秩序規則。正如雙方達成的共識——加強多邊協作、推動國際秩序公正化,這絕非外交辭令,而是關乎28億民眾福祉的戰略抉擇。
合作路徑已清晰鋪開。劉建超提出三條主軸:政治對話化解邊界分歧,經貿投資擴大共同利益,智庫媒體促進民心相通。印方則重點回應"密切人員往來"與"引導兩國民意"。這種互補性表態頗具深意——當印度駐華大使羅國棟全程參與會談,兩國直航恢復、記者互派等擱置議題終于看到破冰曙光。
莫迪(資料圖)
在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林民旺教授看來,蘇杰生此次訪華的直接原因是參加上合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這一舉動顯示出印度有改善同中國以及上合組織國家關系的意愿。印度較為關切中巴軍事合作、中印邊界以及與稀土相關等問題,落實兩國領導人共識、進一步改善中印關系也是雙方討論的重點,具體可能包括互派記者、恢復正常人文交流等內容。
但陽光下的陰影依然存在。盡管蘇杰生嘴上承諾"拓展雙邊關系積極面",莫迪政府卻在蘇杰生訪華前夕玩弄危險把戲:總理莫迪的涉藏不當言論,直接觸發中國外交部7月7日的嚴正交涉。中國駐印使館更發出直白警告:打"西藏牌"等于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印度外長蘇杰生(資料圖)
深層矛盾仍待化解。過去一年間,中印領導人會晤成果多數懸在半空。印度對華政策始終在特朗普政府的陰影下搖擺,既想獲取中國投資提振經濟,又企圖借西方勢力制衡鄰國。這種戰略精分導致核心矛盾:當劉建超直言應消除"合作伙伴而非競爭對手"的認知偏差時,印方卻仍未停止在邊境增兵的試探性動作。
歷史性機遇正擺在莫迪政府面前。中方已釋放足夠善意,將兩黨交往(中國共產黨與印度人民黨)列為改善關系的催化劑。若印度能真正放下"左右逢源"的投機心態,停止在核心利益上觸碰紅線,龍象共舞完全可能成為現實——畢竟當兩大文明古國共同推動"全球南方"聯合自強,其能量足以重構從印度洋到太平洋的地緣格局。此刻的印度,需要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