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省的年度“大作”——《防衛白皮書》再次出爐,而主角依舊雷打不動還是中國。
但今年最搶鏡的不是那些把我國視為“最大戰略挑戰”的陳詞濫調,而是上面給解放軍點的“兵器譜”數字“準”到讓人發笑。
報告中的戰機數量
報告聲稱截止到2025年時,我國殲-20隱形戰機僅有230架,殲-16戰斗機則不過312架,至于其他的戰斗機數量無一例外也都少得驚人。
最終在所有4、5代戰斗機的數量加起來后,合計的數量定格在了1668這個精確到個位的數字上。
那日本是如何得出這樣精確的數字呢?其真實性又是否可信?
殲-20
日本對我國戰機產能了如指掌
日本今年這本白皮書最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就是對解放軍主力戰機數量的“精確統計”,他們十分自信的指出中國的殲-20隱形戰機只有230架,殲-16戰斗機不過312架,而海軍的殲-15艦載機更是少得可憐僅有70架!
這些數字乍一看還真像那么回事,可但凡對軍事稍有了解就會覺得這賬算得不對勁,就說我國的“踹門神器”殲-20吧,連美國F-35的制造商洛馬公司CEO都親口承認,殲-20的年產能已經追上了F-35,直接就奔著一百架去了。
去年提到的戰機數量
那按照這個勢頭,殲-20的總數突破300架注定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到了日本這里,一年的時間過去解放軍空軍的殲-20機隊居然只增加了30架。(去年的日本《防衛白皮書》中指出我國殲-20戰機只有200架)
一年造出一百多架最終卻只服役三十架,這中間的差額去哪了?難道是新飛機造出來就放進機庫里蓋上布等著落灰嗎?這種公然“縮水”的算法跟人們看到的生產線脈動、新廠房擴建的火熱景象完全是兩個世界。
殲-16
殲-16的情況也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作為一款早已成熟的四代半戰機,它的產量和保有量理應更高,但白皮書里指出我國殲-16一年下來也只增加了區區20架,要知道沈飛的生產線可是每天都忙得熱火朝天,殲-16D、殲-15T、殲-35都在同步推進,可結果只有這么點“增量”屬實是在侮辱我國的工業能力。
更離譜的還得是是殲-15艦載機,前陣子央視的節目畫面里,眼尖的軍迷都從彈射型殲-15T的編號推斷出光這一款新機就可能造了70架了,這還沒算上“遼寧”艦和“山東”艦上原有的滑躍型以及新冒頭的電子戰型號。
此前我國兩艘航母在西太演習新飛機可是嘩嘩地換,怎么算也不可能總共才70架,但日本卻不知道在哪得到了這些“縮水”的數據,并把這些“縮水”數據加起來得出了一個結論:中國主力戰機一年總共增加了80架。
但成飛和沈飛兩大巨頭開足馬力,一年真的就只有這么一點產出嗎?這哪是什么戰機產能報告,分明是一場漏洞百出的軍事欺騙!那既然這些數字如此經不起推敲,那日本人為什么還要硬著頭皮這么寫?答案很簡單這顯然就是說給他們自己人聽的。
自己騙自己的日本
日本政府這些年一直想掙脫“和平憲法”所帶來的束縛,千方百計的妄圖去大搞擴軍備戰,可搞這些大動作的錢從哪來呢?得國會批準、得民眾點頭,所以面對國內此起彼伏的反對聲浪,日本政府必須拿出一個“天塌下來了”的理由。
而“中國威脅論”顯然就是最好用的工具,只有把中國描繪成一個咄咄逼人、隨時可能動手的“惡鄰”并宣揚“東亞可能爆發沖突”,最后再添把火的渲染日本正處在“戰后最危險的時期”。
《防衛白皮書》
一旦這種“狼來了”的故事講多了,日本上下的危機感就造出來了,巨額的防衛預算也就師出有名了,而那些被刻意壓低的數字則是一種精妙的心理操控,一方面它得承認中國不斷的在發展以此坐實“威脅”的存在感。
另一方面它又得把這種威脅控制在一個“可以應對”的范圍內,潛臺詞就是敵人雖然在變強但還沒到天下無敵的地步,只要我們多花錢、多買武器就還有得一打,這既能嚇唬住日本民眾大力發展軍事又不至于讓他們覺得對手強到令人絕望只能徹底躺平。
石破茂
這本白皮書的另一批受眾群體還有來自對岸的美國,包括那些被拉攏的“小圈子”盟友,作為美國在亞洲的“頭號跟班”,日本必須在戰略上亦步亦趨,而通過白皮書高聲嚷嚷“中國威脅”,既可以很好的向美國表忠心也能夠在鞏固鞏固圍堵中國的統一戰線。
這里面同樣藏著微妙的算計,如果把解放軍的實力照實了寫甚至寫得比美軍還強大,那整個劇本就演不下去了,日本民眾會問連美軍都罩不住了那自家自衛隊跟著摻和還有什么用?一旦這種絕望情緒蔓延,政府的強硬政策就會失去民意基礎。
日本編隊
所以白皮書必須給中國的實力“美顏”加“瘦身”,以此來讓讓民眾和盟友們相信中國的威脅雖然存在,但在日美同盟的鐵拳下依然是“可控的”,它要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中國必須是個“壞人”卻不能是個強到打不贏的“大魔王”。
至于這套自欺欺人的算法能不能真的保護日本,就只有日本的高官們自己心里清楚了,而我國自然是不會陪著日本這樣演下去的,
對于日本這種“自說自話”的表演,中國的回應向來不客氣,我國國防部發言人直接出演點破,怒斥日本的這本《防衛白皮書》無不充斥著“虛假敘事”和“對華抹黑”。
中方的回應不光是反駁更是在敲打,發言人特意提起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這句話的分量極重,它在提醒日本臺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果實和戰后國際秩序的一部分,是歷史鐵案不容翻案!
圖源網絡
日本曾給亞洲帶來的深重災難是所有人都無法忘記的傷疤,可如今的日本非但不反省反而想重走擴軍的老路,甚至打起了修改“無核三原則”的歪主意,這種危險的動向不僅讓中國警惕也讓整個亞洲感到不安。
所以這番話就是在清清楚楚地告訴日本,歷史的教訓千萬別忘了,特別是在中國的核心利益問題上更不要想耍花招,說到底日本的這份《防衛白皮書》再怎么粉飾自己和抹黑我國,都只是一面精心擺弄的政治哈哈鏡。
防衛省
它照出的絕對不是真實的解放軍,而是日本政府希望國民和世界看到的、那個經過扭曲的“中國威脅”幻象。
可鏡花水月終究是虛的,無論白皮書上的數字游戲玩得多么花哨都無法改變現實,殲-20、殲-16、殲-15T這些鋼鐵雄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生產線上下來,飛向祖國的海闊天空這些都在無聲地訴說著我國真正的實力增長。
石破茂
結語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進步,絕不是一份涂脂抹粉的報告能夠掩蓋的,尤其是在一個實力決定一切的世界里,真正的安全感從來不是靠渲染虛假的威脅、搞軍備競賽換來的,它來自對歷史的清醒認識,以及與鄰為善、共謀和平的智慧。
注意這面扭曲的鏡子,或許是時候該照照他們自己了,以此才能看出自己丑陋的嘴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