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張奶奶最近摔了一跤,走不了路,講話也開始含糊不清,家人懷疑是腦梗。“摔跤應該去骨科,腦梗應該去神經內科,到底去哪里?”
當下,很多老年人都和張奶奶一樣“多病共存”,看病時常常不知該看哪個科,難道要掛很多個號?
經過西安市紅會醫院的推薦,家人最終推著老人走進了302診室——老年醫學科。正如兒科之于兒童,這個科室,主要收治60歲及以上的患者,核心診治范疇是老年綜合征和共病患者,是專為老年人設立的診療科室。
“老年醫學科”是啥?
設立老年醫學科的重要性,可從我國老齡化現狀與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特殊性中清晰窺見:
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31031萬人,首次突破3億人,其中,80%的老年人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病,50%被三種以上疾病纏身。而且,老年疾病“牽一發而動全身”,多病共患且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在不同的科室反復就醫經不起折騰,迫切需要“一站式”整合治療。
這種情況下,設立具有“全科型”與“綜合性”優勢的老年醫學科尤為關鍵。
6月10日,陜西省衛生健康委等5部門聯合制定了《促進醫養結合服務高質量發展十項措施》,其中提到:支持老年特色醫療機構發展,推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規范設置建設老年醫學科,到2027年末,力爭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規范設置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80%。
《西安市“十四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提出目標,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
西安市紅會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王莉萍介紹,其科室核心優勢在于,不僅聚焦老年綜合征、共病及急慢性疾病的診療,更注重從整體視角評估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這種診療模式既能精準應對老年人多病共存的復雜病情,也能減少老人輾轉多科室就診的奔波之苦,讓醫療服務更切合老年群體的實際需求。
以專業力量為老年人的晚年健康筑牢保障,讓老人“老有所醫”,才能實現“老有所依”。
西安市紅會醫院老年醫學科門診
三大診療突破
提升老年人就醫體驗感
老年醫學科是怎么運作的?老年人在這兒看病有什么好處?帶著這些問題,“前方+”記者近日走訪了我市部分醫院發現,目前,老年醫學科正通過“全科整合”,將“整體性照護”的理念和優勢轉化為觸之可及的就醫體驗。
■一站式診療:綜合診室告別“科室跑腿”
以張奶奶為例,她不僅有心血管問題,還伴有糖尿病、高血壓、腎衰竭等多種疾病,在老年醫學科可以綜合評估病情,避免老人奔波于各個科室,同時還能調整不同專科藥物,避免多重用藥增加不良反應,如果病情需要,還可以請專科會診。
張奶奶的兒媳婦說,以前,老人吃的藥有很多種,真是把藥當飯吃。但是在老年醫學科,醫生逐一審定藥物,把藥精簡下來了,護士根據血糖和腎功能定制營養食譜、多學科協作診療提供了個性化方案、康復師設計好日常康復計劃……這些讓家人的心逐漸安定了下來。
西安市紅會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王莉萍接診患者中
■個性化診療:20項評估清單的精準診療
同樣的病癥,在不同年齡的人身上,可能是不一樣的原因。針對老年人的特殊情況,老年醫學科還形成了一套特殊的“問診清單”——以陜西省人民醫院老年病院為例,醫生除了詳細詢問常規癥狀外,還列出了老年人近期用藥情況、跌倒風險、睡眠質量等20余項老年專屬評估指標,綜合考量,確保不漏過任何潛在致病因素。
陜西省人民醫院老年病院
“老年人的消化系統疾病和年輕人有著顯著差異。”老年病院主任醫師吳友偉介紹,曾有一位來自渭南市合陽縣的患者,在別的醫院反復因惡心嘔吐就診卻始終無法查明病因,轉至老年病院后,醫生依據全面的評估體系,最終鎖定病因——竟是降壓藥中的利尿劑引發低鉀血癥。這種針對老年病癥的綜合診斷,正是老年醫學科專業優勢的體現。
“我們醫院有6個專業的老年醫學科。”陜西省人民醫院西院一病區主任醫師趙媛說,老年病院的醫生或許不是專科“精兵”,但一定是健康管理的“全科指揮官”,通過整合多學科資源的能力與豐富的綜合診療經驗,為老年人提供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
■康養一體化:從醫療到照護的細節守護
“老年醫學科的門診時間都看得比較長。”吳友偉表示,面對老年患者,有時醫生重復解釋多遍,患者可能還會再詢問,這就需要更多的耐心。查房也是如此,語速必須放慢,聲音還要更大一些。
老年醫學科的護理服務,也將細致與專業發揮到極致。在陜西省人民醫院老年病院,護理團隊也細分了很多組:普通護理團隊為老人測量生命體征,時刻捕捉病情細微變化;康復護理學組針對老人病情制定個性化的肢體功能訓練方案、認知訓練活動,助力恢復機能;營養護理學組則依據每位老人的身體狀況定制營養食譜。
作為全國第一批老年病院建設單位,陜西省人民醫院老年病院在細節處盡顯人文關懷:地面采用防滑且摩擦力適中的材料,衛生間馬桶旁、淋浴區均安裝扶手,其高度與角度設計能讓老人在起身、站立時輕松借力……
陜西省人民醫院老年病院病房衛生間設置貼心扶手
今年4月,雁塔區中醫醫院老年醫學科正式開設。經過三個月的運行,科室逐步步入正軌,服務能力穩步提升,成為雁塔區應對老齡化需求的重要力量。
據了解,該院老年醫學科與內科同處一個病區,依托內科原有較多老年患者的基礎,實現了平穩過渡——以往在內科就診的老年病患者自然分流至老年醫學科,目前正處于引導患者認知和選擇的階段。“從5月至今,老年醫學科門診接診量已達430人次,病區出院患者90人,門診和住院量均呈逐漸增長態勢。”雁塔區中醫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李興波介紹,科室在治療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過程中,融入中醫特色療法,為患者提供更切合需求的診療服務。
老年醫學科
如何更好滿足“銀發族”剛需?
目前,我市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的有58家,占比80%,其中,三級綜合醫院已全部設置老年醫學科。
但是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老年醫學科目前的知曉度不高,不少老年人表示“從未聽說過這個科室”,還有老人坦言,生病后會優先選擇專科就診。
在人口老齡化加速的當下,老年醫學科如何走出“冷門”科室的認知,更好地滿足“銀發族”剛需?陜西省人民醫院老年病院主任醫師趙媛認為,首先要讓老年人了解,老年醫學科并非取代專科,而是讓整體診療更和諧。對于癥狀明確、病因清晰的急重癥患者,優先選擇專科就診能獲得精準高效的救治,而當家中老人面臨“多病纏身”卻不知該掛哪個科室,或輾轉多科仍未得到系統診療時,老年醫學科是破解復雜病情的理想選擇。
另外,趙媛認為,需構建“三位一體”發展路徑:
強化專業認知,打破公眾對科室“大而不專”的認知誤區;
優化服務鏈條,建立“醫院-社區-家庭”三級聯動機制,依托遠程醫療、家庭病床等服務,將老年綜合評估、慢病管理、康復護理延伸至生活場景;
夯實人才根基,在醫學院校增設老年醫學必修課程,吸引更多專業人才投身老年健康領域。
當老齡化浪潮奔涌而來,老年醫學科不僅是一間間診室,更是一座座橋梁——它連接著專業醫療與溫暖照護,托舉起老年人對健康晚年的深切期待,讓每位長者都能在歲月的褶皺里,舒展從容的生命姿態。
或許,下次當家里老人說不清哪里不舒服時,不妨告訴他們:“去老年醫學科吧,那里有懂老人的醫生,能把復雜的健康題目,轉化為簡單的安心答案。”
我們以獨特的視角注視城和人的點滴變化,解讀政務信息、緊貼民生關切,分享想法和見解,記錄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的美好圖景,期待與您共享、共情、共鳴。
來源:西安報業傳媒集團·“前方+”工作室出品丨主筆:馬相丨編輯:馬超 黨美容 丨校對:王軍望丨審核:馬悅丨轉載請注明 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