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半畝方塘工作室】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開展第四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啟動第四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擬創建團隊200個,并進行持續跟蹤支持和典型宣傳。
《通知》提出,通過創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組織引導廣大高校教師和科研工作者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扎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切實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偉大實踐之中。
《通知》要求,各省(市)各高校要圍繞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社會服務、團隊建設等創建指標,按照自愿申報、逐級遴選的機制因地制宜開展創建活動。教育部將組織專家對申報材料進行評議,擇優確定入圍名單,并通過中期考核、統一認定等工作程序最終認定本輪“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通知》強調,各地各高校要結合現有科研項目和人才計劃,積極搭建干事創業平臺,在發展通道、科學研究、激勵政策等各方面做好“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支持保障工作。
申報團隊應符合哪些基本條件?一起來看!
據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遴選范圍限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包括軍隊院校)教學科研單位、創新團隊。申報團隊應當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一)擁護黨對教育事業和科技創新的全面領導,堅持“四個面向”,服務“國之大者”,潛心教書育人,勇攀科學高峰。團隊滿足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社會服務、團隊建設5個創建指標要求。
(二)團隊負責人應為本單位在編在崗人員,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品德高尚、治學嚴謹,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取得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服務社會、團隊建設等方面成績突出。
(三)團隊成員年齡、職稱、學歷、學緣結構合理,團隊人數配置合理,其中人文社科類團隊成員8—25人,理工科類團隊成員20—60人,主持重大科研項目團隊的成員數量可適當放寬。前三批已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團隊負責人及成員不再參與創建。
(四)團隊有合作精神、奉獻精神和凝聚力,分工明確,運行機制順暢,激勵約束機制健全、合理,老中青“傳幫帶”機制完善、有效。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五)團隊負責人和團隊成員未發生過師德失范、違紀違法等行為。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半畝方塘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