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12160張同意罷免票對5867張反對票的巨大差距也無法撼動一個地方議員之位,臺灣政治場域里最荒誕不經的一幕登場了。
這不是勝利者的歡呼,而是失敗者共有的沉重嘆息。
這場投票結果撕破了政治表演的偽裝:
表面上,民進黨議員陳玉玲有驚無險留任;實際上,賴清德看著那近七成未出門的冰冷數字,握著茶杯的手怕是汗津津的。南投這個綠營需傾盡全力才險險摸到的民意"天花板",暴露了他們企圖后續對藍營民意代表發起大規模罷免、奪取立法機構控制權的致命底氣不足——連一場縣議員保衛戰都打得如此狼狽,"擴張"豈非癡人說夢?
另一邊,南投戰場簡直成了朱立倫心頭的芒刺。原本是計劃中藍營輕松收割成果的主場,卻成了自家組織能力"公開處刑"的恥辱柱。空有線上喧囂,卻未能轉化為線下行動——31.76%的慘淡投票率,是選民對他們召喚的冷漠拒絕。朱立倫奔走臺北"催票",聲嘶力竭高喊"民意保衛戰",與其說是沖鋒號角,不如說是被逼到墻角的恐慌防御。那陳舊的動員方式,如何能喚醒對政治早已麻木的民眾?
冰冷的制度機器默默站在幕后。"雙重門檻"才是這場鬧劇的導演——既要多數贊成票,又要贊成數必須超過選民基數的25%。南投的結果讓民意在法條前變得單薄如紙。看似藍綠角力,實則是雙方共同受困于一套僵硬的游戲規則中。郭正亮一言道破玄機:"動員投票難于登天"。吳世昌點出對國民黨有利的解法,"提高投票率",趙少康甚至算出了需要達到55%這個看似觸不可及的"神跡"。
博弈的棋局在迷霧中展開。盡管南投慘敗如響亮的警鐘,賴清德的路線圖依然激進:瞄準多名藍營代表直至罷免韓國瑜,孤注一擲沖向立法機構多數席。但南投的失利提醒,這場豪賭的籌碼遠超賴清德的想象,賭局本身可能吞噬掉所有的玩家。賴清德在島內應對災情時的強硬態度已引發民怨,如今匆匆尋求所謂"國際支持"的背影,散發著內外交困的焦灼感。
鈕則勛教授預判的四大風險,讓這局棋更加險惡。賴清德激進的罷免策略隨時可能引爆藍營支持者怒火;綠營內部賴清德與民間罷免勢力的矛盾若隱若現;他自己爭議不斷的言論更是自我引爆的火藥;而懸而未決的外部經濟波動,足以給藍營提供撕開新戰線的炸藥。
臺灣地區這場荒唐的罷免,成為一場罕見藍綠"雙輸"的政治獻祭。它像一面照妖鏡,既映照出賴清德面對"天花板"的無力突破,也揭穿了朱立倫蒼白催票背后的組織潰敗,更讓冰冷制度機器浮出水面成為最終操盤者。
當賴清德的野心撞上組織的瓶頸,朱立倫的催票撞上民意的冷漠,這場臺灣政治博弈已陷入空前僵局。
當政治被鎖死在玻璃房里爭斗不休,門外真正的風雨逼近時,誰來回應民眾的呼救?那些12160票無法穿透的門檻背后,是被制度鎖在門外的萬千嘆息。#優質好文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