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香港運輸及物流局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網約車規管立法框架,這意味著,香港網約車“合法化”邁出關鍵一步。
立法框架提出對網約車平臺、車輛和司機實施“三證”管理制度,平臺需持有牌照并繳納年費,車輛需許可證且車齡不超過七年,司機需通過考核并持有許可證。
根據港府的計劃,真正的立法過程,還需將近兩年時間:
2025年第三季度:提交主體法例修訂,爭取年度內完成審議;
2026年上半年:提交附屬法例修訂,制定牌照、保險等細節條款;
2026年下半年:開放平臺申請,接受營運牌照審批。
從“灰色地帶”邁向有法可依,香港網約車長達11年的“合法化”拉鋸戰,終于迎來了劃時代的變革。
2014年,Uber進入香港以來,憑借價格優勢和較高的服務質量,迅速吸引大量年輕人和外國用戶。
然而,由于網約平臺存在著大量的“白牌車”(沒有營運牌照卻用來載客收費的車輛),導致出租車牌照價格從2015年頂峰的700萬港元跌至2025年的200多萬港元,網約車與傳統出租車行業的矛盾日益突出。
據Uber數據,截至2024年上半年,Uber在香港共接載總計約360萬名乘客,Uber在香港12%的行程來自海外游客。
截至2025年7月,香港出租車數量為18138輛,持牌網約車數量為3500輛,網約車數量僅占出租車的20%。
就市場需求來看,香港多數市民(73.5%)支持網約車合法化,認為其能提升出行選擇、改善服務質量。
業內人士認為,香港網約車合法化后,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打車將更方便安全,乘客體驗變好,網約車市場也能規范發展。參考內地經驗,香港的士司機未來也要面臨接網約單、加入平臺或車隊。畢竟時代在變,不主動改變就會被淘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