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抖音賬號為:哎呀小可愛的南方女生在沈陽旅游時發了一個短視頻,她被地鐵車廂中央光禿禿的橫杠驚到了,她忍不住靈魂發問:“東北就沒有個子矮的人嗎?,地鐵中間的杠子沒有把手”。
真是的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們一直覺得這是正常的,沒想到對于南方的小姑娘來說這竟然是不正常的。
在評論區里有各地網友發了自己城市的地鐵車廂照片,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城市是啥樣的。
再來看看杭州地鐵。
最后看看南京地鐵。
嗯,確實是把手多了些。
真是地域差異好大,沒想到連地鐵車廂在南北方差距都這么大。都各自進行了本土化改造。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不同省人口不同,總不能不從本地人角度考慮。
這些問題之所以出現在網上,被熱議,就是因為這兩年旅游熱,各地都迎來了很多外地游客,很多南方游客來北方旅游,遇到了很多“尷尬”的瞬間,其實不光有地鐵,還有下面這些呢。
來到了北方,南方小土豆被暴擊的時刻有很多。
那么這些問題到底應不應該改造?進行適矮化改造?
雖然現在旅游熱,但是一年畢竟不是每天都有很多外地人旅游,對于一些旅游城市或許可以進行這樣的改造,但是非知名旅游城市有必要這樣嗎?
鏡子換個高度容易,地鐵車廂改造成本可是價格不菲。
但是現在沈陽正在成本東北知名乃至全國知名旅游城市。
聽勸市長好不容易打造的“聽勸”,也因為聽勸,沈陽站地鐵站改回沈陽站站,有個第一屆面包節,“聽勸”逐漸成為沈陽文旅持續性火爆背后的關鍵詞。游客反饋沒地方寄存行李箱,沈陽“馬上安排”;游客說遼寧省博物館游覽的人太多,休息座位不夠,沈陽“立馬加量”;游客希望沈陽西塔特色街過年期間正常營業,沈陽“抓緊協調”。
可是這樣的調侃我們應不應該聽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