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日益白熱化的汽車行業,廣汽集團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根據其最新披露的盈警公告,2025年上半年,廣汽集團預計歸母凈虧損高達18.2億元至 26億元。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市場中掀起了軒然大波。畢竟,僅僅在上年同期,廣汽集團還坐擁15.16億元的凈利潤,如此巨大的業績反差,怎能不讓市場錯愕不已?
面對如此沉重的壓力,7月11日,在上海嘉定舉辦的中國汽車論壇上,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果斷發聲,宣布 “廣汽已全面進入戰時狀態!” 口號固然鏗鏘,現實卻很嚴峻,銷量頹勢仍存,市場疑慮難消。內憂外患交織,廣汽究竟能否成功實現二次騰飛,無疑成為了縈繞在眾人心中的巨大疑問。
廣汽的心電圖
曾幾何時,廣汽豐田、廣汽本田兩大合資巨頭如日中天,凱美瑞(參數丨圖片)、雅閣等明星車型暢銷不衰,鑄就了廣汽集團“中國最賺錢汽車集團”的金字招牌。2012年上市后,其業績一路高歌,2017至2018年營收突破700億元,歸母凈利潤穩居百億高地。
2020年高光時刻,僅廣汽本田年銷量就突破80萬輛;2022年廣汽豐田更以百萬輛規模登頂;至2023年,集團乘用車總銷量傲然跨越250萬輛大關。然而,2022年營收首破千億的輝煌,竟成了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2024年,凜冬驟臨。在慘烈價格戰與行業內卷絞殺下,廣汽乘用車銷量暴跌20.06%。更致命的是,毛利率被擠壓至令人窒息的2.18%。為維系市場份額,集團及投資企業被迫追加約180億元銷售補貼,然而這樣的抱薪救火之舉,又讓業績雪上加霜。
近日,廣汽集團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再次給市場帶來了巨大沖擊。預告顯示,當期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 18.2 億元至 26 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更是達到 21.2 億元至 32 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廣汽自2005年公開披露業績以來首次出現中期虧損。實際上,業界對于廣汽集團的業績下滑并非毫無察覺。早在今年一季度,廣汽集團就已顯露出業績下滑的端倪,實現營業收入198.8億元,同比下滑7.82%;歸母凈利潤更是降至-7.3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59.95%。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二季度公司的經營狀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呈現出進一步惡化的跡象,形勢愈發嚴峻。
從銷量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的下滑趨勢更加明顯。期間,廣汽本田累計銷售 15.46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63%,市場份額不斷萎縮;廣汽傳祺累計銷售 14.63萬輛,同比下降22.55%,同樣面臨著很大的銷售壓力;廣汽埃安作為新能源領域的板塊,銷售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上半年銷售10.87萬輛,同比下滑13.97%。在各投資企業中,唯有廣汽豐田實現了增長,累計銷售34.47萬輛,同比微增2.58%,成為暗夜中的一絲微弱曙光。
綜合來看,上半年廣汽集團累計實現乘用車銷售 75.43 萬輛,同比下滑 12.59%,整體表現低于市場預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產銷分別完成 1352.2 萬輛和 1353.1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13.8% 和 13%。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廣汽集團的業績下滑顯得更加嚴峻,也讓其面臨的挑戰愈發艱巨。
“戰時狀態”
面對殘酷的現實,馮興亞在番禺總部年中工作會上疾呼“用盡一切努力完成目標”。如今,“戰時狀態”的口號,正是這一背水一戰姿態的延續。在車叔看來,廣汽的前路雖然荊棘密布,但深層危機仍有一些轉機。
其中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廣汽集團的電動化轉型之路可謂困難重重。廣汽早期雖憑借廣汽埃安在B端市場的爆發被譽為黑馬,卻因戰略定力不足、技術突破乏力,未能鞏固先發優勢。過度依賴B端導致C端品牌形象矮化,主力車型迭代乏力,在近兩年慘烈的價格戰中迅速失血。2024年埃安銷量暴跌21.9%至37.49萬輛;2025上半年續跌13.97%,僅10.87萬輛。廣汽傳祺新能源分支同樣乏力,上半年銷量同比暴跌22.55%。作為對比,零跑汽車上半年銷量不斷攀升,新車型屢屢斬獲市場和口碑雙重利好,已經穩居新勢力前三把交椅,展現出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通過對比不難發現,廣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部分市場份額,已經被這些快速發展的車企所蠶食,其市場地位受到了嚴重威脅。
其次,曾經讓廣汽引以為傲的合資“現金奶牛”目前面臨強壓,廣汽本田、廣汽豐田2024年銷量齊跌超20%,收入驟降近30%。在2025上半年,廣汽本田銷量同比銳減25.63%,廣汽豐田2.58%的微弱增長杯水車薪。合資板塊的萎縮,直接抽走了廣汽最重要的利潤基石。
除此之外,廣汽傳統的銷售網絡難以支撐新能源時代的用戶直聯需求;旗下一眾品牌缺乏真正能打的拳頭產品和爆款基因;海外市場相對比亞迪等車企拓展較慢,未能有效開辟增長第二曲線。
車叔總結
總的來說,馮興亞的“戰時狀態”絕非危言聳聽,它直面地指向廣汽的生死存亡線,車叔希望廣汽能夠將“三大戰役”口號與改革決心堅定不移的落實到底,畢竟廣汽作為老牌造車車企還是有很強的基礎和資源優勢,但在刺刀見紅的市場中,其轉型注定道阻且長。危機危機,有危就有機,2025還剩下一半,希望廣汽還能扭轉乾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