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這仗打了這么久,局勢早就不是一開始那回事了。最開始的時候,俄羅斯憑著大國底子,壓著烏克蘭打,那架勢誰看了都覺得烏克蘭撐不了多久。但后來美國和一堆西方國家插了手,這仗就徹底變味兒了,再也不是單純的兩國沖突,成了牽一發動全身的爛攤子。
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早就說過,這仗最后肯定得在談判桌上了結。現在看,這話說得越來越像那么回事兒。不是說誰贏誰輸定了,而是各方都快扛不住了,再打下去純屬互相折騰。
先說說烏克蘭,這國家算是被打爛了。工廠毀了一多半,老百姓要么跑了要么無家可歸,前線天天抓人當兵,年輕人都快打光了,再這么下去,以后誰來干活?國家根基都快沒了。
俄羅斯也沒好到哪去。別看表面上還壓著烏克蘭打,實際上傷亡不小,后方還總被烏克蘭的特工搞破壞,這些損失短時間根本補不上。現在的俄羅斯可不是當年的蘇聯,真要是強行大規模征兵,國內肯定炸鍋,這代價普京不敢付。更要命的是,仗打一天,遠東那邊就多一分變數,那可是俄羅斯的大后方,真出問題了,西方再趁機捅一刀,俄羅斯的根基都得動搖。
再看背后的美國和西方國家,也快撐不住了。給烏克蘭送了那么多武器,庫存都快見底了,這哪是幫人打仗,簡直是在掏空自己的家底。說白了,誰都沒本錢把這場仗無限期拖下去,損失早就超過所有人的預料了。
所以默克爾說最后得靠談判解決,這不是猜的,是看透了各方的難處。誰都耗不起,硬打下去只能是兩敗俱傷,甚至把更多國家拖下水。
關鍵是,俄羅斯最近確實動真格的了。今年4月28日,普京宣布在國家80周年慶典期間臨時停火,雖然就幾天,但這態度很明顯:不是不能談,而是得平等地談。俄羅斯不想單方面讓步,這是底線,也是情理之中——打了這么久,憑什么讓一方吃虧到底?
而且俄羅斯心里清楚,遠東的隱患不能拖。這仗一天不停,遠東那邊就可能出亂子,到時候西方再趁虛而入,俄羅斯可就真麻煩了。所以現在主動釋放談判信號,既是給自己松綁,也是逼著西方表態。
但話說回來,真要談判,麻煩事兒還一堆。烏克蘭怎么重建?戰爭責任算誰的?領土歸屬怎么定?這些都不是坐下來喝杯茶就能解決的,估計得談很久,甚至可能談崩好幾次。
不過不管怎么說,俄羅斯已經先邁了一步。停火那幾天,哪怕只是象征性的,也說明雙方不是沒可能坐下來。接下來就看西方怎么選了——是繼續耗著把自己也拖垮,還是順水推舟找個臺階下?
說到底,這場仗打到現在,早就沒什么贏家了。烏克蘭成了廢墟,俄羅斯消耗巨大,美國和西方武器庫空了不少。默克爾的預測之所以靠譜,就是因為她看透了這點:再硬的骨頭,啃久了也得松口。談判可能不是最好的結果,但肯定是唯一能讓所有人喘口氣的結果。至于最后談成什么樣,估計還得看誰更耗不起,誰更愿意讓一步。這戲,還得接著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