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
造神——從娃哈哈的驚天大瓜說
文/海北尬生
娃哈哈突然間成了大家的焦點,不過這次和一年多以前那次與農夫山泉的斗爭不一樣,這一次他們扮演的是被吃瓜、被看笑話的角色。
突然間,有三名說自己是宗慶后私生子的人出來和娃哈哈現在的掌門人宗馥莉女士打官司,一開始只是要求守住留給他們的信托基金,后來則陡然升起,直接開始索要控股權了。宗馥莉女士的回復也很搞笑,既不是怒斥他們“是騙子”,也不是出來辟謠,只是蔫蔫的說“我們不接受原告的證據,宗馥莉也沒有從父親那里收到過這些指示。”對于最關鍵的問題,比如這三人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親生的,所謂的信托基金究竟是不是真的,根本沒有做出什么像樣的回復。
當然此事在網上也在不斷發酵,有人聲稱,三個孩子的生母,也就是娃哈哈集團的“副駕駛”杜建英,在某醫院偷偷留了一管宗慶后的DNA當證據;也有人說,“110”指的是三個人里,兩個是男的,一個是女的,云云。這些說法當然很魔幻,但是放到這一類情節中,似乎也不令人意外。
圖源網絡
而在此事中最傷心的,恐怕還是一年里以前娃哈哈和農夫山泉搞商業戰的時候,那些說娃哈哈是民族企業而因此痛罵農夫山泉的人。一夜之間,“勤儉持家、獨愛長女的完美父親”的濾鏡被砸個粉碎,“民族企業家”竟然是靠海外秘密基金來保證子女生活,原本前途無限的企業立即因為這出宮斗大戲蒙上了陰影,前途未卜(諸如這樣的戲,能像長榮那樣就算是平穩著陸了)。凡此種種,真是得心疼一下那些因為娃哈哈是民族企業,而去攻擊農夫山泉的人。
當然早在一年前他們罵戰的時候,我就對這事看得很冷淡,倒不是說那時候我就知道今天他們會鬧出這樣一出戲來,而是我憑直覺感覺到娃哈哈其實就是造出來的神。商戰里面的那些事兒真的就像是冰山,能看到的都是冰山一角,而關鍵往往是水面下的那幾乎90%的東西。有些人只看到一個水面上的東西,就下了個結論出來,實際上也就是基于差不多10%的事實下結論,請問他能有多準?而且這些企業都是大差不差的,在同一個領域針對同一個市場,往往都是同一個商業模式,也就往往都在發生著一樣的事,誰真的就比誰高,誰真的就比誰低嗎?當年有些人吹捧娃哈哈攻擊農夫山泉,其實他們很可能是半斤八兩,今天很有可能也是如此。
娃哈哈身上發生的就是典型的造神。對于這種行為不同的心理學家有不同的解釋,我傾向是這樣:先是人通過意念,把自己看中的美好的特質混合起來,先得到一個意念中的神,然后就在現實生活中找人配對,一旦因為一些風吹草動、道聽途說,讓他們覺得某人或者某企業真的有那么幾個特質和這個意念中的神匹配,這個人或者企業就成了他們的神,他們接下來就會想盡辦法,通過只接納那些和他們口味的、去除那些和他們意念相對的聲音,把剩下的特質和這個企業或者人一一對應上。這樣的過程越進行,“ 神”在他們心中就越牢固、契合度就越高,直到最后所有的特征都被匹配上,神就造出來了。
當然,這樣的神是冰山難倚的,因為他往往不是事實的集合,而是純粹主觀意愿的集合,而這種主觀意愿往往無法改變事實,因此早晚有一天,這個神會垮臺,到那時候這些造神的人、被傷了心的人,恐怕沒別的話說,只能罵一句“你活該。”
圖源網絡
誰讓你造神了?誰讓你神化他了?我們生活在人的世界呀,和我們打交道的都是人啊,你難道能從我們生活當中找到個神嗎?既然是人,那不就是要有缺點的嗎,那不就是有潮起潮落,會因為優點而興起,因為缺點而敗落的嗎?同樣既然是人,不也就有可能違法亂紀做錯誤的事兒嗎?公司也是如此,既然都是人的產物,不是神的產品,就一定會有新生和衰老,而不可能永久存在,所以有什么可意外的?你把他捧到一個遠超過事實的程度,遠超過凡人所能及的程度,結果發現他達不到你的幻想,請問這是誰的錯?
比如說想當年吳某凡事件,讓很多粉絲傷心不已,覺得吳某凡辜負了他們。我的說法是,吳某凡不需要對他們負什么責任——他為他自己負責任就可以。別人聽了他的音樂作品,就是覺得歌好聽而已,這是人之常情,是某些人非得要把一些美好的特質強行堆到他身上,非得要神化他,他才成了偶像。并不是吳某凡辜負了這個神的形象,而是某些人自己幼稚的想法,辜負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們的傷心,讓他們自己負責就好。
但是,粉絲的行為可從來不是“自己負責就好”。作為年輕人,我挺喜歡聽TFBOYS的歌,因此我也知道這個組合的粉絲分成涇渭分明的三派,分別支持三個人。每次三個人開演唱會,都意味著三方粉絲的一次集體斗法,既讓主辦方頭疼,實際上也搞得三個人彼此之間尷尬不已。其實三個人合作那么多年,真的那么在乎粉絲在乎的那些事嗎?也許他們只是覺得另外兩個人只是朋友吧。所以粉絲過度的熱情,實際上是這三個人關系的不穩定因素,最終對每個人都不是好事。
當然一旦要是與愛國之類的東西捆綁上,情況就更不可控了。我記得特別清楚的是,當年農夫山泉被攻擊的時候,有一群想象力奇絕而頗好羅織構陷、搞誅心之論的人,滿世界去找農夫山泉是“漢奸”的證據,最終找來找去,說農夫山泉的瓶子蓋是紅的,從上面看就像日本國旗一樣,這就是“罪證”。我無語。想當年魯迅曾經說過“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象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現在來看也不是“惟在這一層”,不也有人一看到紅色的圓形的東西就會想到日本國旗嗎,這不說明在羅織構陷方面我們也能“躍進”嗎?先生要是再活幾十年,恐怕也能親身體會到呢。
胡適曾經說中國人有4個大毛病,其中有一條就是“對吹捧出來的神倒頭就拜”,當然也可以說一句反方向的,“對羅織出來的魔張口就罵”。我雖然認可胡適,魯迅他們,但也從來不崇拜他們,我承認他們有缺點,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人,因此當你去把一個人神化成完美的神,或者妖魔化成一無是處的魔的時候,本身就已經錯了。民國時期的人都能意識到這一點,只能說這么多年以來,我們其實沒怎么變過。
作者:海北尬生,因其嘗求學于北海之北,每不顧環境而放尬言,故起此名也。喜航天,愛讀書,本學理工,愛好文學。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