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投資理財熱潮下,“高回報、低風險”項目層出不窮,暗藏的騙局令人防不勝防。不法分子精心設計各種套路,通過社交平臺、投資群聊等渠道,以“戀人”“專業分析師”“理財導師”等身份接近投資者,利用人們對財富增值的渴望實施詐騙。這些騙局有的偽裝成正規金融機構,有的打著新型投資概念的旗號,更有甚者通過長期感情培養獲取信任后行騙。
案例:感情積蓄雙雙落空
2024年,十二師轄區居民劉先生(化名)在某社交軟件上結識了一位女子,該女子溫柔體貼,每天噓寒問暖,很快博得劉先生好感,兩人也順其自然發展為戀愛關系。幾個月的時間,倆人聊的都是生活、感情、未來。
不久,該女子透露其無憂生活是源于網絡副業及某“穩賺不賠”的第三方投資平臺,并邀請劉先生參與。基于情感信任,劉先生放松了警惕,便跟著開始投資。
起初,小額投入并成功提現后,他便逐漸加大金額。當累計投入十余萬元時,平臺突然提示“提現超額,需繳納保證金”,而那位“戀人”也消失無蹤,劉先生這才意識到被騙,立刻報警。
詐騙手法解析
1. 精準鎖定目標:在婚戀網站、社交平臺尋找單身、離異或情感空虛者,利用他們對愛情的渴望建立聯系。
2. 打造“完美人設”:虛構高學歷、高收入背景,朋友圈曬豪車名表、高端生活,打造“成功人士”形象。聊天時表現溫柔體貼,甚至規劃“未來藍圖”,讓受害者產生情感依賴。
3. 誘導投資:以分享“副業”理財心得為切入點,逐步引導關注“投資”。初期讓受害者小額盈利并提現,建立信任后,再誘導大額投入。
4. 收割本金跑路:當受害者想提現時,以“賬戶異常”“繳納稅費”等理由要求繼續轉賬。一旦受害者起疑,立刻拉黑消失。
最新詐騙變種揭秘
“數字貨幣”版:謊稱有“內幕消息”,假冒央行合作項目,誘騙下載虛假APP,購買虛假加密貨幣。
“博彩漏洞”版:宣稱掌握賭博平臺漏洞,保證穩賺不賠。
“私募基金”版:假冒金融精英或理財專家,推銷虛假高收益理財產品。
十二師公安機關緊急提醒
網絡交友需謹慎:對于在社交軟件上主動搭訕并推薦投資的,需提高警惕謹防詐騙,凡是沒見過面就談錢的網友,一定是騙子。
投資理財要核實:所有“高回報、零風險”的投資都是騙局。正規投資平臺可通過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www.csrc.gov.cn)查詢資質。
個人信息嚴守護:不向網友透露銀行卡、身份證等敏感信息。不下載陌生人推薦的APP或點擊不明鏈接。
發現被騙怎么辦?立即保存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并撥打110報警。及時聯系銀行凍結賬戶,減少損失。
↑圖片由AI生成
愛情雖甜蜜
網戀須清醒
真正的幸福不會建立在“高回報投資”上
任何誘導轉賬的“戀人”都必須警惕
來源:今日十二師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