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鳳凰網(wǎng)財經(jīng)報道:娃哈哈創(chuàng)始人宗慶后與世長辭一年后,一場圍繞遺產(chǎn)的風暴席卷而來。三位自稱是宗馥莉“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已在香港、杭州兩地提起訴訟,要求拿回信托資金,分割并繼承宗馥莉名下持有的娃哈哈集團29.4%股權(quán)。接近宗家的知情人士透露:在2018年宗家為宗慶后去世的父親編寫年譜,由此確認在宗馥莉之外,宗慶后還有6個孩子。宗慶后與娃哈哈元老杜建英育有三名子女,宗繼昌為1996年出生、宗婕莉為1998年出生、宗繼盛出生年份網(wǎng)傳有誤,目前具體年份不詳。在杜建英之前,宗慶后早年還與一名員工生有一女,后母女定居美國。而網(wǎng)傳的2017年出生的孩子生母為另一名年輕員工,此外還有一位孩子尚未曝光。
雖然宗慶后究竟有多少個孩子,尚待進一步確認,但除了宗馥莉之外,宗繼昌、宗婕莉和宗繼盛也很有可能是宗慶后的子女(不論是婚生還是非婚生)。根據(jù)中國《民法典》的規(guī)定,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享有平等權(quán)益(包括對父母的遺產(chǎn)有平等的繼承權(quán))。
按照媒體報道,宗繼昌為1996年出生、宗婕莉為1998年出生,那么,當時中國的計生政策是:城市普遍實行獨生子女政策,農(nóng)村普遍實行“一孩半”政策(即頭胎為男孩不得生二孩,頭胎為女孩可生二孩)。按照當時的計生政策,宗慶后能生二孩、三孩嗎?
根據(jù)公開資料,宗慶后出生于1945年,早年家庭生活貧困,1963年,作為知青前往舟山農(nóng)村地區(qū)參與上山下鄉(xiāng)。1978年宗慶后隨知青返城回到杭州,成為杭州上城區(qū)一家工廠的工人。1980年,宗慶后和施幼珍結(jié)婚,1982年施幼珍在杭州生下女兒宗馥莉。可見,宗慶后是城市戶口,按照當時的計生政策,宗慶后夫婦只能生一個孩子。
那么,為何計生政策限制不了宗慶后多生孩子呢?原因是,根據(jù)媒體報道,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三人都是在美國出生的,并持有美國國籍。可見,富人可以通過在國外生孩子來規(guī)避計生政策。例如,中國內(nèi)地著名演員、導演黃渤的妻子2014年在美國生下二胎(當時二孩政策尚未全面放開)。
宗慶后是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首富,而201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首富是王健林。據(jù)2013年4月8日鳳凰網(wǎng)報道:“4月8日,劉東華(正和島創(chuàng)始人)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會上談到關于創(chuàng)業(yè)傳承問題時說到,我有一次和萬達集團的董事長王健林說到,我說你怎么就生了一個兒子?王健林皺著眉一拍大腿,原來我夫人不愿意生,現(xiàn)在來不及了,非常懊悔。”
2013年4月8日鳳凰網(wǎng)報道截圖
那么,王健林只有一個孩子,是不是因為受到計劃生育政策的限制呢?其實,如果王健林夫婦愿意生二胎甚至三胎,計生政策是限制不了他們的,因為他們有能力到國外生孩子。所以他們只有一個孩子的根本原因,是王健林夫婦(或王健林妻子)生育意愿低。而他們的生育意愿低,可能受到當時計劃生育宣傳的影響,也就是說,他們可能在潛意識里認為多生孩子是落后的生育觀念。
在過去的計生時代,有一些富人是通過到國外生孩子來規(guī)避計生政策,也有一些富人是通過繳納“社會撫養(yǎng)費”來多生孩子。例如,2014年1月9日,無錫市濱湖區(qū)計生局向陳婷、張藝謀發(fā)送了《社會撫養(yǎng)費征收決定書》認定:陳婷、張藝謀非婚生育三個子女,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依法對陳婷、張藝謀征收計劃外生育費及社會撫養(yǎng)費共計748萬余元。張藝謀夫婦需在收到?jīng)Q定書之日起30日內(nèi)一次性繳納社會撫養(yǎng)費。2014年2月7日,無錫濱湖區(qū)計生局表示已收到張藝謀夫婦繳納的計劃外生育費及社會撫養(yǎng)費748萬余元。
我在2013年出版的《人口危局》一書第10章中說過:無論是窮人多生孩子,還是富人多生孩子,都有各自的道理。把自主生育權(quán)歸還給公民(或育齡夫婦),才是正確的生育政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