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外長王毅在東盟外長會上宣布"愿率先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時,收獲的是東盟十國齊聲稱贊;而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卻在四天后拋出“中國應率先實現無核化”的荒謬要求,這一幕讓東盟各國外交官都直呼“看傻了眼”。
7月10日,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東盟外長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代表中國作出鄭重承諾。這一表態立即獲得東盟各國積極響應,馬來西亞外長更稱贊此舉"為條約注入強大生命力"。然而僅僅四天后,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就公開質疑中國誠意,要求中國"必須帶頭廢棄核武器",甚至提出"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的無理條件。
核武器(資料圖)
這種前后反差令人吃驚。要知道,《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早在2012年就由柬埔寨時任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賀南洪提出,五核國中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都未簽署。如今中國率先表態,卻換來菲律賓如此反應。更諷刺的是,作為全球最大核武庫國家之一的美國,從未提出過類似要求。
深入分析菲律賓的立場,其言論存在嚴重邏輯漏洞。中國早已明確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是中國政府在核武器國家中做出的獨特保證。王毅外長在會上強調,中國始終是“動蕩世界中最可信賴的穩定力量”。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更是指出,中國是“核武器國家中唯一承諾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的國家”。
菲律賓的要求完全違背了《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的核心精神。該條約主要要求擁核國承諾不威脅使用核武器、不在區域內部署核武、不協助發展核武。中國承諾率先簽署,正是對這些條款的積極回應。而菲律賓卻將“安全保證”偷換概念為“全面棄核”,這種混淆視聽的言論遭到東盟多國外交官私下批評。
特奧多羅(資料圖)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菲律賓此舉背后有著明顯的美國影子。小馬科斯政府近年來推行親美路線,在南海問題上甘當美國“馬前卒”。但現實是,東盟九國正在加速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菲律賓攪局南海的資本正被逐步剝奪。其防長此時拋出激進言論,更像是為美國“印太戰略”站臺的表演。
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的回應彰顯了大國擔當。王毅提出的四點建議包括: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典范、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典范、開展互利共贏合作的典范、促進包容互鑒的典范。蔣斌則直接點明:"菲方某些人經常對中方維護地區和平的努力無端攻擊抹黑。"
值得關注的是,菲律賓的挑釁言論在東盟內部引發強烈不滿。多位東盟外交官表示,中國簽署條約是“最負責任的做法”,而菲律賓的要求“完全脫離實際”。馬來西亞外長更直言,中國此舉"展現了最大誠意"。
從軍事角度看,中國常規軍力已對菲律賓形成壓倒性優勢。國防部發言人的回應暗示,中菲軍事實力差距巨大,菲律賓若繼續挑釁將自食苦果。更關鍵的是,美國若真在菲律賓部署核武,必將面臨中國的堅決反制。
特朗普(資料圖)
縱觀整個事件,菲律賓防長的言論暴露出三個嚴重問題:一是混淆基本概念,將安全保證等同于棄核;二是無視東盟共同利益,背叛地區無核化訴求;三是低估中國維護和平的決心。這種“戰略無知”不僅損害菲律賓自身信譽,更破壞東盟團結。
當前,中國正以實際行動推動地區和平。王毅提出的“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行動計劃”獲得廣泛支持,2026年更將被定為"中國—東盟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5周年主題年"。反觀菲律賓,在破壞地區穩定與促進合作之間,顯然選擇了錯誤的方向。
這場風波再次證明,在涉及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中國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率先簽署條約展現誠意,強硬回擊挑釁彰顯底線。而菲律賓若繼續執迷不悟,其行為必將遭到地區國家的共同抵制。畢竟,在維護東南亞無核化這一重大議題上,連美國都不敢說出口的要求,菲律賓又有什么資格提出?
東盟各國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明態度:他們需要的是建設性合作伙伴,而不是破壞地區穩定的攪局者。中國愿與東盟各國一道,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局面,這才是真正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