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李書福豪擲18億美元,吉利“蛇吞象”將沃爾沃收歸囊中。15年后,李書福進行重大戰略調整,回歸“一個吉利”戰略。
近日,李書福又豪擲25億美元,在“一個吉利”戰略中邁出關鍵一步。一張一弛的變化之間,李書福踩著時代的節拍,帶領吉利打響新戰役。
1. 豪擲180億元
極氪私有化,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回到吉利汽車懷抱,這個靴子終于落地了。
5月7日的公告中,吉利汽車開出的收購價,是每股極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票25.66美元。
按照25.66美元/股擬收購價來計算,吉利收購極氪剩余34.3%的股份,需要花費約23.9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72億元)。
最新7月15日公告中,對于極氪的股東,吉利還提供了現金置換或置換吉利汽車股份的選擇。
與此同時,吉利在最新協議中又提高了收購價,每股極氪股份2.687美元或每股極氪美國存托股份26.87美元,相較于上次溢價了超4%。
按照26.87美元計算,吉利收購極氪剩余34.3%的股份,需要花費約25.1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80億元)。
無論是股份置換方式的多樣化選擇,還是提升的收購價,李書福此次私有化極氪相當有誠意,吉利汽車要把極氪納入囊中的決心可見一斑。
2. 李書福一箭三雕
私有化極氪,收歸吉利汽車旗下,李書??芍^一箭三雕。
第一,協同效應,提高整體競爭力。吉利內部測算顯示,兩者合并后,每年研發環節可節省數十億元;聯合采購也能節省幾十億元。
此外,在制造、人力、財務、法務等管理部門的協同中,預計管理費用和營銷費用將有所降低。
第二,品牌矩陣,進一步明晰產品線。合并之后,吉利四大品牌逐步成形,其中中國星定位主流燃油車市場,主打節能化;銀行聚焦主流新能源大眾領域,主打高價值。
領克定位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主打潮流、運動、個性;極氪定位為全球豪華科技品牌,主打豪華、極致、科技。
第三,價值重估,讓“明珠”不再蒙塵。
此前因為固有僵化印象,極氪在美股被嚴重低估。如今吉利趁低抄底私有化極氪,是重塑真實價值的高招,回歸吉利后可避免價值不被看見。
而且,抹去美股灰塵,未來極氪可能以“吉利系”身份登陸A股或港股主板,極氪的價值會被資本市場重估。
3. 吉利打出新子彈
去年9月份,李書福親自在浙江發布《臺州宣言》,宣布“一個吉利”行動,將從此前的擴張戰略,轉向更加聚焦的整合與穩健增長。
這是因應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行業技術變革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李書福做出的重大戰略選擇。
之后,吉利已陸續完成將幾何、翼真品牌歸并入銀河品牌,以及極氪與領克合并成立極氪科技集團等一系列整合動作。
此次私有化極氪并入吉利汽車,也是吉利體系業務大整合的進程之一。
近一年來,“一個吉利”行動進展順利,且成效非常顯著。
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車上半年熱銷140.9萬輛,同比勁增47%,新能源汽車總銷量72.5萬輛,同比暴漲126%,新能源滲透率攀升至51.4%。
由此,吉利汽車信心倍增,將銷量目標從原來的271萬輛,增至300萬輛。
包含吉利、沃爾沃等品牌在內的吉利集團,今年上半年售出193.2萬輛,同比增加30%;其中新能源100.1萬輛,同比大漲73%,新能源滲透率已經達到52%。
上半年的銷量排行榜中,吉利集團銷量僅次于比亞迪(214.6萬輛)和上汽集團(205.3萬輛),距離“自主一哥”比亞迪僅差21萬輛左右。
種種跡象表明,“一個吉利”的戰略紅利持續釋放,吉利體系的戰斗力和競爭力,已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汽車產業這場“百年變局”的時代洶涌浪潮中,造車老師傅李書福,以其卓越的戰略眼光和果敢的決策,帶領吉利射出新子彈,打響新戰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