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向英偉達生態妥協了!
最新消息,蘋果之前特意為端側AI模型訓練推出的MLX框架,主動增加了CUDA支持。
消息一出即在Hacker News引發熱烈討論:
要知道蘋果一直以來都以“封閉”著稱,但隨著英偉達CUDA生態在AI開發領域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蘋果這下也不得不轉變姿態了。
再加上英偉達市值創下前無古人的4萬億美元新紀錄,以及最近釋出的一系列利好消息,蘋果選擇避其鋒芒也就不難理解。
而通過讓MLX框架主動適配CUDA,今后蘋果開發者也能利用英偉達GPU訓練模型。
其本質是增加了對CUDA的后端支持,方便開發者在Windows/Linux的英偉達顯卡上訓練模型,然后再部署回Mac、iPhone等設備。
可以說,蘋果這就是明晃晃地借了英偉達東風,以進一步搶奪AI市場。
CUDA太強,不得不擁抱
為啥要擁抱CUDA?沒啥,太強了,蘋果自己也這么說。
官方理由如下:
(1)統一內存支持:CUDA提供統一內存機制,便于不同設備間的數據共享與遷移,提升開發效率和性能表現。
(2)跨平臺部署需求:英偉達硬件在學術研究和大規模計算中應用廣泛,支持CUDA能讓開發者在Mac上本地開發測試,隨后無縫部署到配備英偉達GPU的服務器或超級計算機上。
2023年12月,蘋果推出了專為Apple芯片設計的開源機器學習框架MLX(Machine Learning eXchange)。
彼時,蘋果已先后發布M1、M2、M3系列芯片,MLX的出現,正是為了借助自研芯片的算力優勢,填補蘋果端側AI生態的空白。
不過這幾年看下來,蘋果在AI方面的表現始終乏力,MLX的影響力也相對有限。
反觀英偉達這邊,本身就是靠CUDA的生態優勢站穩腳跟,AI爆發后更是紅得發紫。
為了滿足開發者的需求,一直以“圈地自萌”著稱的蘋果,如今也不得已擁抱CUDA。
此舉被不少網友評價為:
- 這可能是蘋果十年來最大的戰略舉措。
但蘋果和英偉達之間的一段“陳年舊怨”也隨之被再次翻出。
時間還要回到2018年。
當時蘋果發布了macOS Mojave(10.14),由于聲稱自己要對系統驅動權限進行更嚴格的控制,它突然停止了對多數英偉達顯卡的官方支持。
這直接導致大量專業用戶(如視頻剪輯、渲染和深度學習開發者)無法在蘋果升級后繼續使用基于Pascal架構的高性能英偉達GPU。
英偉達隨后在開發者論壇中回應,由于蘋果未再向其開放必要的內核擴展簽名與接口,公司已無法繼續為macOS提供新版Web驅動。
潛臺詞就是,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了。
到了2019年,開發者社區又開始集體表達不滿,甚至有大批請愿者發起簽名,呼吁Tim Cook與英偉達和解,但至今蘋果依然未恢復對新款英偉達GPU的macOS支持。
這場“禁卡風波”當時還被不少人解讀為,蘋果想逐步擺脫對英偉達的依賴,為自研GPU鋪路。
如今時隔六年,蘋果卻主動讓MLX框架適配CUDA,實在不免讓人感慨。
那么問題來了——
CUDA護城河有多高?
自2006年推出以來,它已逐漸成為GPU計算領域的行業標準,至今被視為英偉達的“護城河”。
據福布斯雜志最新消息,目前該生態已擁有超500萬CUDA開發者、4萬家公司以及數千家生成式AI公司,他們都基于英偉達平臺構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
可以說,雖然這一領域不乏谷歌、AWS、華為等國內外挑戰者,但就目前來看,CUDA仍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
也正是由于CUDA生態太強了,蘋果這次也不得不主動放下姿態——
而為了打造這個“護城河”,英偉達也可謂煞費苦心。
大約幾年前,有開發者還嘗試了讓CUDA程序在非英偉達平臺運行,這無疑觸碰到了英偉達的商業生態鏈。
于是在2024年,英偉達發布了CUDA 11.6版本,并明確規定,不允許在非英偉達平臺上逆向工程、反編譯或反匯編CUDA SDK生成的任何結果。
翻譯過來就是,開發者用CUDA編寫的程序只能在英偉達GPU上跑,不能“偷渡”到AMD、Apple、Intel GPU上。
即使你技術上做得到,法律也不允許。
所以這也是蘋果這一次為何會選擇讓MLX框架主動適配CUDA的原因之一。
按網友的話說就是,方案1可行,方案2涉及侵權了。
- 方案1: 基于MLX構建的程序→可以利用支持CUDA的芯片
- 方案2:CUDA程序→直接在Apple芯片上運行
所以,蘋果這一操作背后不僅是合規層面的考量,更是借力英偉達生態、擴大自身影響力的戰略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