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作文出爐之后,很多人都開始點評高考作文,算是蹭了高考的流量。高考作文點評引發了全民狂歡,似乎每一個人都可以評說幾句,但往往舍本逐末,隔靴搔癢。不起任何作用。可是,很多人都認為自己評說的是正確的,都有發言權,以至于成了流量的一部分。
每年的高考都可以匯聚流量,畢竟屬于國家組織的大型考試,可以選拔人才,也可以淘汰很多人。倘若每年的高考都如期進行,卻沒有其他更好的考察人才的方式。只能說是教育發展還很落后,考察方式比較單一,甚至出現選拔的人才不是人才的鬧劇。高考本身并不一定公平公正,因為有很多加分項,有地方保護主義作怪,甚至權貴會采用一些內幕交易,干涉高考的公平和公正屬性。有權貴的兒子到邊遠地區注冊學籍,在內地讀書,等到高考的時候就到邊遠地區考試,算是偏遠地區的考生,以略低的分數進入重點大學。高考移民從來都是權貴的專屬,普通人干不成這樣的事。絕大多數考生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并不能像權貴的孩子一樣實現高考移民,也不能從小就跟著輔導老師上課,而是要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好的分數。在全民教育普及之后,很多人都參加過高考,都對高考心有余悸,甚至做夢的時候還夢到高考的情景,非常緊張,不是丟三落四,忘了帶學習用具,就是感覺還有很多題沒做上,馬上就要交卷了。有人反復做夢,夢到高考的情景,急出一身汗。似乎高考是他們人生中重要的一關,過了這一關就可以上大學,過不了這一關就會被淘汰。雖然有一些復讀生繼續參加高考,甚至有五十八歲的考生仍然在參加高考,但并不能由此說明高考的公平和公正屬性。
高考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數學難度比較大。語文難度相對較小,甚至很多人都可以評說語文試卷,評點高考作文。似乎高考作文占的分值比較高,但絕對不能完全等同于高考語文,不能等同于整個高考其他學科。可是社會上的人士往往要蹭高考的熱度,要評說高考語文,哪怕評得一無是處,驢唇不對馬嘴,也照樣自由自在地評說下去,似乎自己具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其實高考作文大多都是正能量的,還得加上一些哲學道理。雖然比較幼稚,但衍生出來的哲學道理一般比較高大上,而且要高考生從正面立意,寫出頗有思想見地的議論文。高考生除了平時要背誦很多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就是要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善于看新聞,對一些熱點事件進行評述,似乎可以站在正面的立場來評價,而且永遠是正確的,引用的一些論據也仍然是正能量的,并不會從反面立意,不會用諷刺的筆法,不然就有可能得低分。高考生不肯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也不敢隨便亂寫作文,不能放開筆觸來寫。即便有高考生以前用甲骨文寫作文,也只能證明他在語言文字方面頗有研究,卻并不能代表他的所有學科都比較優秀。高考滿分作文文筆成熟,立意高遠。但并沒有說出社會真相,也沒有說真話,只是詞句華麗,用的論據比較多,說服力比較強,結構完整而已。倘若有高考生模仿魯迅筆法,極盡諷刺之能事,就很可能得了低分,甚至有可能得零分。
高考作文出爐之后,很多考生都認為自己寫得不錯,卻往往忽略了高考作文的評點方式。倘若只是從立意角度來看,絕大多數考生都從正面立意,得出一定的哲學道理,按照這樣的哲學道理來寫議論文,基本上方向是不錯的。寫文章要求文句通順,有必要使用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而且觀點分明,首尾一致,言語鏗鏘有力。越是這樣越能夠獲得高分,倘若不是觀點分明,議論邏輯也有問題,分值就會降低。倘若要寫散文,就要寫得行云流水,仍然要引用一些古典詩詞或名句,仍然要有一定的套路,要有一定的情感,還要富有思想性,才能獲得高分。可以說高考作文并不容易,不但考生要有一定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哲學知識,能夠用哲學的觀點看待周圍的世界,而這種哲學一定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而不是其他哲學家的哲學,以免跑偏。倘若考生喜歡寫散文,而高考作文又沒有嚴格規定文體,那么這種散文也一定要保持正確的視角,要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保持一致,而不能宣揚唯心主義的東西,更不能宣揚一些頹廢的東西。有了這樣的視角,有了這樣的評判標準,似乎每一個人都能寫高考作文,每一個人都能評價高考作文。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不但高考成了流量的匯聚點,而且高考作文也成了流量的匯聚點。國人的語文教育是從小開始的,似乎深入到每一個人的意識深處。人們大多知道古代書生參加科舉考試的情形,知道科舉考試只考一篇文章,以一篇文章論輸贏的規則。雖然現在教育進步了,以一篇文章論以輸贏的時代過去了,但很多人仍然具有寫文章和評價文章的情結,認為能夠寫好文章,就算是才子,就能夠混得比較好。當高考作文出爐之后,人們帶著這樣的情結來評價,似乎都能說上幾句,甚至有人手癢難耐,現場寫一篇文章發到網上,讓廣大網友們來評價。這樣的全民狂歡也就持續幾天,等到高考過后,這樣的熱度就降低了,會有其他的行為來代替高考的行為,人們就不再關注高考,也不再關注高考作文了。高考作文只是讓考生寫一篇文章,雖然有一定的套路和要求,但并沒有完全放開,沒有讓考生們放開了寫。評價標準只是按照作文的評價標準來看的,并沒有按照報刊媒體的評價標準來看,當然會表現得比較單一,或者說評價標準單一。高考作文寫得再好,也不能發表在報刊上,因為報刊上發表的文章和高考作文不一樣,尤其是出發點不一樣,寫法不一樣,要求不一樣,評價標準也不一樣。人們更愿意看報刊上的文章,不愿意看高考作文,因為高考作文的出發點是高大上的,似乎從現象引出本質,設置一定的情景,引出一定的哲學道理,有些幼稚。雖然高考作文生硬死板,也顯得很可笑,但就是這樣設置,就是這樣推廣開去,而人們評價也就這樣開始了。
高考作文點評引發了全民參與的熱情,甚至每一個人都能說上幾句,當然要符合題目要求,也就符合主流意識形態的需求了,不會有什么真話出現,也不會深入到社會內部探尋真相,更不會解決具體的社會問題。或許,高考作文就是一個局,除了考察忠誠度,就是考察說謊的能力,卻沒有充分考察創造力,沒有考察探尋事物真相的能力。而對于高考作文點評引發的全民狂歡,更像是謊上加謊,騙上加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