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衡陽街頭一位女士突發昏厥倒地,路過的盤先生與一名醫生共同進行心肺復蘇,因為搶救及時,成功讓該女士蘇醒。
相關視頻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后,網友紛紛為救人者的善舉點贊,但竟有個別人質疑“為啥不換個女的來按”,聲稱“救人者有襲胸嫌疑”。
心臟驟停的黃金搶救時間為發生后的4至6分鐘,一旦耽誤,搶救成功的幾率會變得非常小。學過專業救援知識的盤先生和另外一名醫生輪流跪地進行心肺復蘇,通過協作提高施救的效果,是在和死神賽跑。正是他們的努力,挽救了生命,值得尊敬。
在這樣分秒必爭的生死關頭,對于善意施救者“涉嫌襲胸”的指責,顯然十分荒唐,“為啥不換個女的來”的質疑,毫無道理。在情況緊急、專業醫護人員尚未趕到時,有勇氣挺身而出、伸出援手,這是莫大的善舉。這份果斷和熱忱,值得社會珍惜和呵護。不懷好意的揣測、不負責任的挑撥,不管是真的沒有常識,還是故意嘩眾取寵,都是對助人者的污名化,對善意良知的傷害。如果對這些令人不齒的言論放任不管、任其蔓延,受傷的不僅是這次事件中的救人者,更是未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有可能是我們每一個人。誰都可能遭遇意外,如果施救者受這些錯誤言論影響而遲疑,受傷的將是誰?
凡人善舉最動人,不能讓善良的人受委屈。我們欣慰地看到,即使受到無端指責,救人者盤先生仍表示,盡管面對惡評內心會不好受,但做到自己問心無愧就好,如果再遇到患者需要救援,依然會義不容辭沖上前幫助。善意善舉不該也不能被辜負,這不僅事關個體遭遇,更關乎世道人心。
這一次,我們一定要堅定鮮明地站在救人者這邊,大聲表達敬意。同時,堅決反對那些毫無道理的質疑。社會輿論要理直氣壯地為做好事的好人撐腰,法律法規必須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者保駕護航。只有始終站在善良的一邊,讓做好事者沒有后顧之憂,才能帶動更多人向上向善。
保障善意善舉不被辜負、不被曲解,還需進一步加強全民急救知識普及與公民道德教育,讓更多人能尊重常識、明辨是非;網絡平臺要加強監督審核,不能讓極端偏激言論有市場,更不能成為流言蜚語的放大器;所有善良的人們,也應表達出鮮明的態度,以善意驅趕戾氣,共同呵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們期待善行能夠得到更多善意的反饋和支持,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傳遞溫暖的人。
來源 | 人民日報客戶端,原標題:《跪地救人竟被質疑,我們堅定站在救人者這邊》
作者 | 滿藝
編輯 | 姜玉函
責編 | 李雪
主編 | 崔靖芳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體部
關注民生周刊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