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對體檢都挺上心的吧?總覺得每年查一次,心里會踏實點,尤其是選那種連鎖的體檢機構,想著專業些,結果,最近有一件事,讓不少人對體檢這事兒又多了一層顧慮。
據7月17日的報道稱,北京有位叫張曉玲的律師,從2013年到2023年,整整10年都在愛康國賓北京的分院體檢。按說,每年體檢一次,身體有啥不對勁兒的地方早該發現了,可她這10年的體檢報告里,癌胚抗原定量一直都在正常范圍內,雙腎也常年顯示“未見明顯異常”,體檢中心從沒跟她說過有患癌的風險。就連2023年的報告里提到右腎有“鈣化灶”的情況,醫生也跟她說“沒事,就像手指頭破皮結了疤一樣,不用管”。
結果,到了2024年,張曉玲換了家體檢機構體檢身體,在做腹部彩超時,竟然查出她的“右腎囊腫,還有個3.5cm×2.8cm的低回聲,分葉狀,血流信號豐富”,這家體檢機構直接建議她趕緊去醫院細查一下。這一查可不得了,當年10月,張曉玲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檢查時被懷疑是“右腎透明細胞癌”,做了右腎摘除手術后,病理結果坐實了這個診斷。2025年2月,張曉玲又去國外醫院檢查,也確診她的腎癌已經發生了骨轉移,到了晚期。
對于這樣的結果,張曉玲心里肯定不好受,她后來問了不少專家,都說這種腎癌和骨轉移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要是早發現早治療,肯定不會拖到這么嚴重。她自己就是一名律師,更明白這里面的門道,她覺得愛康國賓這10年的體檢怕是出了問題——要么是漏檢,要么是誤檢,甚至直言這是“假體檢”。
今年7月4日,張曉玲給愛康國賓發了律師函,7月7日對方收到了。可直到7月16日媒體開始報道這事兒,愛康國賓才聯系了她,當時,她正在忙,說晚點再聊,結果,到了約定的時間,對方卻沒有再來電,當她打過去時,號碼居然成了空號。同一天,愛康國賓對媒體稱,他們已經收到了律師函,正在討論處理,但到底有沒有漏檢和誤檢,暫時沒辦法回應。
更讓人有點無奈的是,7月17日上午,有記者打愛康國賓北京總部的電話,記者剛說明身份,提到張曉玲的事兒,接電話的男工作人員便直接就把電話掛了。
這事兒一出來,網上的議論可不少,大伙兒說的都挺實在。
有人就琢磨:“這事兒挺矛盾的。要是真查不出來,那體檢機構存在的意義在哪兒?要是能查出來卻沒查,那這種檢查的意義又在哪兒?”
還有人提到法律層面:“要是重大疾病當時沒查出來,體檢單位就得賠錢,真該有這么個法律,才能從根上改改體檢機構的亂象。”
不少人對體檢中心的專業性犯嘀咕:“我不太信體檢中心那種流水化作業,里面的人有沒有醫療資質,流程規不規范,都說不準。機構一門心思要賺錢的時候,就得小心了。” 有位網友說自己單位每年都在愛康國賓體檢,2024年所有人的報告都顯示有頸動脈斑塊,2023年則全有腎結石,“真不知道2025年會查出啥”。
也有人分享類似經歷:“之前公司體檢,我自己加錢查了幽門螺桿菌,說沒事,結果去醫院一查就有問題。從那以后,公司體檢我就走個過場,就看看眼睛、體重啥的。” 還有人說,他們單位兩百多人去一家上市體檢機構,二三十人被查出高癌癥風險,讓去復查,結果大伙兒跑到重慶、成都的大醫院檢查,啥事兒沒有,“從那以后,我們單位就只去正規醫院體檢了”。
當然,也有理性討論病情的:“2022年體檢沒事,2024年得腫瘤,這也可能正常。有些癌癥發展很快,比如肝癌,三個月就能從芝麻大小長到幾公分,腹腔里的器官癌變都快。說不定這種腎癌屬于突變快的那種?還是等專家來科普吧。”
還有人提到體檢機構的背景:“愛康國賓跟不少外資、大廠有合作,還是海外上市的全國連鎖,其實也就像個草臺班子,頂多找些退休醫生撐場面。三甲醫院的體檢也就稍微負責點,真該早點出臺法律,約束體檢業務,把責任分清楚。” 有位網友說,他們單位之前也在愛康國賓,新領導來了之后,直接換成了公立體檢醫院。
也有人替張曉玲操心:“她自己就是律師,能告贏嗎?我2024年4月因為乳房疼去檢查,醫生說是乳腺增生,不用吃藥,結果9月底換家醫院,就是乳腺癌局部晚期伴腋窩轉移。家里人勸我算了,跟醫院說理說不清。”
還有人給出建議:“還是去醫院體檢靠譜,可以多跑幾個科室,開檢查單,分幾次把身體查一遍。”
回過頭看這事兒,張曉玲現在一邊接受治療,效果還不錯,一邊還得抽空處理投訴,就想從愛康國賓那兒要個明確說法。
其實,大伙兒對體檢的期待很簡單,就是能及時發現問題,早做準備。可現在,不少人對體檢機構的信任度在下降,這背后既有對專業性的擔憂,也有對責任心的質疑。或許,只有讓體檢流程更規范,責任更清晰,才能讓大家體檢時真能放下心來,而不是花了錢、耗了時間,最后只是換個“心里安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