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的關稅協議真是“推行”的如火如荼,不僅對亞洲國家增加重稅,甚至還將重錘掄向了和自己的同盟國家,至今已經有51國收到了來自特朗普的關稅信函。
特朗普這樣做無非是為了美國的利益,但他沒想到的是,美國前腳向多國征稅,后腳就被中國對53國實施零關稅的決定給拍到了沙灘上。
此刻,想必特朗普的心情除了焦急之外,也有不少擔心,那么,中美雙方在關稅戰上的較量究竟會如何呢?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行政令,向全球51個國家發出"不簽約即全額征稅"的最后通牒。
這份長達91頁的文件中,中國輸美商品被加征34%附加稅,總稅率達54%,越南46%、日本24%、韓國25%、柬埔寨49%、歐盟30%,甚至連中國臺灣地區都被列入32%關稅名單。
消息傳出當天,道瓊斯指數暴跌500點,標普500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測算,每個家庭每年將多負擔1300美元生活成本,電動車生產成本激增50%。
在底特律的通用汽車工廠,工人們發現原本從中國進口的汽車芯片價格一夜之間上漲了67%。
這家擁有百年歷史的車企,每月需要采購價值2.3億美元的中國產IGBT芯片,如今不得不緊急啟動"墨西哥替代方案",但當地工廠產能僅能滿足30%需求。
而在日本愛知縣,豐田汽車總部正在召開緊急董事會,財務數據顯示,24%的關稅將導致其北美市場年利潤減少12億美元。
歐盟的反制措施同樣迅猛。
7月16日,布魯塞爾公布202頁報復清單,對價值72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包括波音飛機、肯塔基波本威士忌、德克薩斯州牛仔褲等。
德國寶馬集團立即宣布暫停在南卡羅來納州的10億美元擴建計劃,轉而將新能源汽車生產線遷至匈牙利。
最戲劇性的是日韓的反應,首爾青瓦臺連夜召開國家安全會議,財政部長秋慶鎬帶著翻譯團隊直奔華盛頓,在機場對記者表示:"我們準備用半導體技術換取關稅豁免。"
而東京方面更絕,三菱重工悄悄將部分F-35零部件生產線轉移至泰國,同時與越南洽談建設新的汽車工業園。
就在特朗普簽署關稅令的72小時后,中國商務部宣布重大決定: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零關稅,涵蓋農產品、礦產、工業品等全品類。
這個被稱為"南南合作新范式"的政策,迅速在非洲大陸引發連鎖反應。
在加蓬利伯維爾港,中國援建的深水碼頭正在緊張施工。
據中國海關統計,政策實施首月,中國自非洲鋰礦進口量暴漲15%,占大宗進口總量的30%,剛果(金)鈷礦對華出口同比激增40%。
更具戰略意義的是供應鏈重構,中國路橋公司在肯尼亞蒙巴薩港建成的物流樞紐,使非洲商品進入中國的時間縮短40%。
埃塞俄比亞的皮革制品通過中歐班列12天即可抵達義烏,而廣州的小家電搭乘"非洲之傲"專列72小時就能擺上拉各斯的貨架。
這種"港口-鐵路-產業園區"的聯動模式,正在重塑全球貿易版圖。
特朗普顯然意識到了危機。
7月10日,他在白宮玫瑰園會見5國非洲總統,提出"礦產換安全"計劃,但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直言:"中國幫我們建了32所醫院和17個水電站,美國只給我們發賬單。"
這句話迅速登上非洲各國報紙頭版,當天就有12個非洲國家宣布擴大對華礦產出口配額。
這場貿易博弈正在催生新的聯盟。
東盟十國在曼谷簽署聯合聲明,決定加快與中國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升級版談判,重點擴大農產品、電子元件的零關稅范圍。
越南胡志明市的工業園區里,三星電子正在拆除舊的手機生產線,轉而生產高端半導體封裝設備。
在南美,巴西與墨西哥達成秘密協議,計劃建立"南美供應鏈走廊",將巴西的鐵礦石通過墨西哥港口直接運往中國,避開美國關稅。
而阿根廷更絕,宣布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實施零關稅,條件是比亞迪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建電池工廠。
最耐人尋味的是墨西哥的選擇,這個曾深度依賴北美自貿區的國家,如今在美墨邊境同時建設兩個工業園區:一個專供美國汽車廠商,另一個則吸引中國電子企業。
特朗普或許應該看看自己的"成績單"。
2018年他發起的對華貿易戰,雖然加征了3800億美元關稅,但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反而擴大18%,制造業崗位僅增加12萬個,遠低于承諾的250萬。
如今的"對等關稅"政策,正在重蹈覆轍。
美國商會報告顯示,已有1200家中小企業因關稅成本過高而申請破產,中西部農業州的大豆庫存積壓超過500萬噸。
更嚴重的是盟友信任危機,歐盟對美信任度已跌至22%,德國馬歇爾基金會民調顯示,67%的歐洲民眾認為"美國不再是可靠伙伴"。
日本經濟產業省的秘密報告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導致"日美產業鏈脫鉤風險指數"升至歷史高位,豐田、索尼等企業開始將核心技術研發轉移至東南亞。
相比之下,中國的零關稅戰略正在收獲紅利,2025年上半年,中非貿易額突破3000億美元,同比增長15%,53個非洲國家中有47個對華貿易實現順差。
在紅海之濱,中國援建的吉布提國際自貿區已吸引200多家企業入駐,成為"一帶一路"上的璀璨明珠。
世界銀行報告稱,中國的供應鏈重構計劃,正在使全球貿易成本降低8%。
這場貿易博弈的終局尚未到來,但趨勢已清晰可見:當美國揮舞關稅大棒時,中國正用零關稅編織合作網絡;當盟友在猜忌中徘徊時,非洲和東南亞正在成為新的增長極。
歷史終將證明,真正的全球化不是筑起高墻,而是架起橋梁。
中國新聞網——2025-07-09《特朗普:“對等關稅”8月1日生效,不會再延期》
澎湃新聞——2025-07-14《海關總署: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零關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