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不愛,都是有跡可循的。
婚姻的基礎是忠誠,婚姻的要義是責任,當一個人對忠誠和責任缺乏敬畏,就會容易出軌,而這些容易出軌的人,最容易將這幾種話掛到嘴邊。
一
攀比伴侶的話
心理學家萊昂·費斯廷格的社會比較理論指出,攀比型人格的人,有幾個主要特征:喜歡向上比較,容易心理失衡,傾向補償饑渴。
35歲的許瓊婚外有情,就是因為看不上老公的無能。
當初兩個人戀愛的時候,許瓊很欣賞老公的勤懇踏實,遭受過幾段來自渣男的情感傷害后,許瓊只想找一個感情經歷簡單,本分踏實的男人好好結婚過日子。而她老公,完美契合了她的需求。
但結婚以后,柴米油鹽的壓力,讓許瓊對老公一天天不滿。
男人雖然勤懇踏實,但是能力有限,不會鉆營,一直在單位里不溫不火,沒有得到太大的提升。
男人是個典型的直男,感情經歷又少,不知道什么叫情緒價值,有時候許瓊暗示很多次,男人依然領悟不了核心要義。所以結婚以后,情趣和儀式感,幾乎就是奢侈品。
當這兩種缺失和閨蜜的差距越來越大之后,許瓊對男人的不滿,就達到了一定高度。再然后,她有了一個婚外的情人。情人情商高,會說話,工作能力還強,讓許瓊又崇拜又癡迷。即使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分手了,許瓊對那個男人,依然一直念念不忘。
同樣的事,更加容易出現在愛攀比的男人身上。
在事業上有了一定成就之后,中年男人老周就越發瞧不起妻子,覺得妻子文憑一般,能力一般,長相一般,完全跟不上自己的節奏。為了,證明自己成功男人的魅力,老周不出意外的有了婚外的情人。他卻從沒想過,當初和妻子結婚的時候,他一窮二白,是典型的高娶。
一項婚戀調查表明,喜歡攀比的人,其出軌動機中,“證明魅力”,“彌補自己”的占比,超過60%。
當婚姻中出現:“你看看別人家的老公/老婆”之類的句式時,婚姻危機的潛在風險,就已經埋下。
二
甩鍋給伴侶的話
在出軌被判發生后,受到傷害的那一方,最容易聽到類似的話:
你強勢霸道不溫柔,讓我找不到價值感和自尊。
你眼里心里只有孩子,從來不關心我,我在這個家里找不到一點溫暖,找不到一點存在感。
你衣著隨便,不修邊幅,一點女人味都沒有,你讓我怎么對你有興趣?
我說什么你都不懂,我和你完全聊不到一塊,不像她,什么都懂我。
這幾乎是出軌那一方的最常見操作,尤其是出軌的男人,幾乎都會在第一時間,將出軌背叛的錯,直接甩鍋給妻子。
這些問題是不是真實存在呢?多少有一部分存在。但這些問題是不是出軌的必然理由呢?肯定不是。
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更沒有完美的婚姻,無論你和誰在一起,都會經歷漫長的磨合,都會有矛盾和爭吵,有摩擦和分歧。
牙齒和舌頭還有打架的時候,何況是朝夕相處的夫妻呢?就像那句經典流行語說的:
再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有都有1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沖動。
區別在于,懂得經營的人,會直面問題,解決問題。而自私自利的人,會逃避問題,會用出婚外情的方式,來應對問題。
而婚外的感情,本身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它的存在,最終只會讓原本就已經存在的婚姻問題,變得更加復雜,更加岌岌可危。
對于這一點,出軌的人自然心知肚明,但是,為了洗刷自己的愧疚感和羞恥感,出軌的人會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過錯,全部甩鍋給伴侶,讓自己的行為變得理直氣壯,理所應當。
有個概念叫“責任逃避機制”,指的是,當事情出錯,責任降臨,人下意識的第一反應是尋找替罪羊,甩鍋給別人,以減輕自己的負罪感和壓力。
幾乎有80%的背叛婚姻的人,都會將自己出軌的原因,甩鍋給伴侶不夠好,婚姻不幸福。
所以,遭受背叛后,不要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出軌這件事的發生,不過是他想,他能,他做了,僅此而已。
與你好不好,沒有太大的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