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三航”(航空、航天、航海)領域熱度持續走高,從衛星組網到低空經濟,從商業航天到智能裝備,每一個細分方向都牽動著產業升級的脈搏。在這條長期由頂尖學府主導的賽道中,一所專注于職業教育的本科院校尤為顯眼 ——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其在航天應用領域的務實探索,正成為職業教育對接高端產業的鮮活樣本。
廣輕大的“航天特色”,集中體現在一場專業風采展中。在無人機模擬操控區,體驗者握著操作桿穿越虛擬障礙,感受低空飛行器的操控邏輯;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展區中,虛擬仿真系統把地面三維模型立體呈現,讓人直觀理解衛星信號如何轉化為精準導航;新能源汽車展區里,氫能源教學用車旁的電池拆裝演示將續航技術的細節講得明明白白......這些場景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 “做中學” 的生動實踐 —— 正如參與體驗的學生所言,“手上的功夫,從來都離不開扎實的理論打底”。
而支撐這些實踐的根基,是產教融合上的深耕。該校航天北斗技術學院打造了集教學、科研、生產、競賽、培訓、創新創業于一體的校內實踐基地,還與比亞迪、一汽大眾等20余家頭部企業共建平臺。近五年,學院學生在省級以上技能大賽中拿下16項獎項,印證著技能培養的實效。
如今的航天北斗技術學院,早已形成了成熟的辦學體系。8個專業覆蓋衛星通信與導航、無人機應用、新能源汽車、現代通信等多個領域,手握廣東省職業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其中現代通信技術專業更是省一類品牌專業,還通過了IEET國際認證。實訓資源上,150多個校內外實踐基地遍布產業鏈,從“廣汽豐田華南培訓中心”到“廣輕 - 易成自動駕駛技術測調試中心”,都是技能打磨的實戰場。
師資團隊同樣亮眼。58 名教師中,高級職稱者占比過半,11名博士領銜科研創新,還有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專業領軍人才、廣東省優秀創新創業導師、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教學名師、省級技術能手等,不僅拿下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更在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中取得國賽一等獎,以及教育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1項、教育部“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3項、廣東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等多項榮譽。
目前,該學院年均科研經費超百萬元,60余項專利授權中半數是發明專利,涉及衛星定位應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等多個領域,研究方向始終緊貼著產業需求。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收入水平、滿意度、專業對口率等各項指標均位居全省同類專業前列。指導學生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銀獎、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銀獎等各級各類賽事獎項,累計有300多人通過賽項的訓練取得了良好的競賽成績。
在這里,沒有空泛的理論堆砌,只有“技術落地”的執著。衛星終端設備的調試、無人機編隊的操控、新能源汽車的檢修等具體技能,都通過課堂與車間的無縫銜接悉數傳遞給學生,這所職業本科院校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為航天領域的基層技術崗位輸送著“能動手、懂應用”的新鮮血液。
關注“一千零一個志愿”,獲取更多關于大學的原創解讀、最新最全的大學招生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