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競賽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體現,它如同衡量高校教育質量的一把精準標尺,直觀展現出學校在理論教學與實踐創新融合方面的真實水準。不少高校過度依賴課堂理論灌輸,卻忽略了為學生創造實戰鍛煉的機會。而學科競賽作為檢驗高校人才培養成效的關鍵場景,能夠全面考察學生的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創新思維以及團隊協作水平,是高校展示教育實力的重要窗口。
近期,普通高校大學生計算機競賽指數(本科,2025版)發布,其中成都東軟學院的表現十分搶眼。根據該指數公布的數據,其在全國1176所本科院校(不含職業大學,覆蓋比例達93.7%)中,不僅穩居四川省民辦高校榜首,還以全國民辦高校前三的成績躋身全國高校分數段前12%。
且在B+檔次中,成都東軟學院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工業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同處一個梯隊,充分彰顯了該校在計算機領域的辦學實力。畢竟,該指數可是選取了201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的28項計算機競賽數據作為評價依據,長時間跨度和廣泛的競賽覆蓋,讓這份成績更具權威性和說服力。
例如在日前舉辦的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數字素養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成都東軟學院計算機與軟件學院、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和數字藝術與設計學院的14名學生在信息技術基礎賽道共斬獲一等獎9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獲獎級別和數量創歷史新高。
從賽事規模看,本屆比賽有200多所院校組織初賽,校賽報名人數超3.8萬,最終159所院校的2174位選手入圍決賽。在這樣的競爭強度下,成都東軟學子能脫穎而出,足以證明其專業實力。
而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背后離不開該校在人才培養上的持續發力。成都東軟學院將競賽內容融入日常課程,通過案例教學、項目驅動等方式,讓學生扎實掌握前沿的計算機應用知識和技能;備賽期間,老師們從理論鞏固、實操強化到心理訓練,為學生提供了全方位指導;更有校內多個計算機創新實驗室、定期開展的學術講座和技能培訓等,也為學生搭建了實踐與展示的平臺。
這些舉措不僅讓學生在比賽中從容應對挑戰,更切實提升了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充分展現了該校“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模式的成效。
從2025版計算機競賽指數的各項數據來看,成都東軟學院在計算機人才培養方面的實力不容小覷。作為民辦高校,它在與眾多公辦高校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無論是在四川民辦高校中的領先地位,還是在全國范圍內與知名高校并列的優異表現,都充分證明了其在計算機教育領域的獨特優勢。這樣一所注重實踐教學、以賽促學并取得實實在在成果的高校,無疑是值得關注的。
關注“一千零一個志愿”,獲取更多關于大學的原創解讀、最新最全的大學招生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