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刺鼻的味道、鉛含量超30倍、引發(fā)過敏和哮喘、致癌率極高、影響精子質量......
在這個人手一部手機的時代,想必很多人都會為自己的手機配上一個甚至多個手機殼。
但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新買的手機殼總是有一股怪味,并且怎么也散不掉。
或許大家會覺得這是新產品都有的味道,但最近央視卻曝光了一個殘忍的真相:你的手機殼可能正在悄悄害你的性命!
當你還在為花9塊9買來各種花花綠綠的手機殼感到高興時,或許你每天握在手里的東西就是你每天接觸的毒源。
而那個被我們當作“手機鎧甲”的東西,正在變成一件看不見的生化武器!
手機殼選不對等于抓毒源
7月11日,據(jù)國家應急廣播報道,新手機殼若有刺鼻的塑料味,尤其是手機發(fā)熱時氣味加重,很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信號。
手機殼制作門檻低,部分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回收塑料、工業(yè)級染料充當制作手機殼的原材料。
據(jù)了解,正規(guī)的手機殼原料每噸的成本都在上萬元,但如果使用這些回收的廢舊塑料,那么成本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一些黑心商家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于是便抓住消費者愛貪小便宜的心理,推出了9塊9元的手機殼。
但這還不是最過分的,因為某些商家真是整個心都黑透了,他們連使用回收塑料都嫌貴,于是為了再次降低成本便將目光看向了醫(yī)療垃圾、電子廢棄物。
要知道,醫(yī)療垃圾通常是觸過病人血液、肉體等,而由醫(yī)院生產出的污染性垃圾。
并且這類垃圾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倍,對人體的危害極大。
而電子廢棄物的危害更不容小覷,這類廢棄物含有鉛、鎘、汞、六價鉻等重金屬,長期接觸不僅會破壞神經系統(tǒng)、影響兒童大腦發(fā)育,更是會引發(fā)腎病和癌癥。
正常來講,這類危害身體的廢棄物品應該集中進行無公害處理,但黑心商家卻利用關系非法回收并進行加工。
而手機殼中那股刺鼻的異味,就是這些工業(yè)廢料和廉價助劑發(fā)出的警告!
看到這,或許還有人會心存僥幸,覺得新買的手機殼放幾天等沒有異味就安全了,但無論多久手機殼上的“毒源”都始終日夜環(huán)繞在你的身邊。
你的掌心正捂著一帖“慢性毒藥”
在這些“毒”手機殼里,首先就是塑化劑,它就像是塑料的“嫩膚劑”,能讓硬邦邦的塑料變得柔軟有彈性。
對塑料產品來說,它是令產品“容光煥發(fā)”的美容不二選擇,但對消費者來說,它卻是毒害我們身體健康的罪魁禍首。
它不僅能夠通過皮膚接觸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你的身體,并且就連周圍的空氣都被它所覆蓋,每呼吸一口就像是在“吸毒”。
它對孩子的危害性極大,發(fā)育期兒童接觸這類用品,可能誘發(fā)女孩乳房提早發(fā)育等性早熟癥狀。
對男性有降低精子數(shù)量與活性,導致睪丸萎縮和不育等危害。
對女性則會干擾激素水平,引發(fā)子宮內膜增生、月經紊亂及不孕風險上升,孕婦接觸可能影響胎兒生殖器官發(fā)育。
如果說塑化劑是劣質手機殼里的慢性毒,那環(huán)芳烴就是“急性殺手”,這東西藏在那些過于鮮艷的顏色和工業(yè)染料里。
許多黑心商家就會將這類有毒物質,添加在深受女孩子們喜愛的花花綠綠的手機殼。而它一旦進入人體便不會輕易離開,大大增加患癌的風險。
而除了以上幾類有毒的物質外,還有一個更加隱蔽的健康殺手——鉛。
鉛是一種具有多系統(tǒng)毒性的重金屬,可通過呼吸、飲食或皮膚接觸進入人體,引發(fā)神經、血液、腎臟等多器官損傷,且對兒童危害尤為顯著。
再加上許多人夏天容易出手汗和手機容易發(fā)熱,這隱藏在手機殼中的毒素便會釋放的更快,等于你親手給毒源開通了一條暢通無阻的VIP通道。
而就在此次官方的報道中發(fā)現(xiàn),許多廉價的手機殼鉛含量竟超過國家標準的30多倍,其他有毒物質更是無不勝數(shù)。
如何選到健康的手機殼
了解完毒手機殼的危害后,想必許多人在觸目驚心的同時也在疑問,為什么這些有毒的手機殼能如此猖獗?
其核心的原因就在于監(jiān)管漏洞、成本壓榨與消費認知不足的惡行循環(huán)。
我國雖然有GB48067-2023等強制標準限定塑化劑、重金屬含量的執(zhí)行標準,但手機殼這個品類至今沒有被納入國家強制性認證的目錄里。
這意味著它是一個巨大的、缺乏監(jiān)管的灰色地帶。
并且許多小作坊還通過頻繁更換產地規(guī)避抽查,極大的增加的監(jiān)管的難度。
而面對這個混亂的市場,我們也并非只能任人宰割,只需要多一點常識和警惕的心理,便能更好的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
首先,我們要拋棄那些“便宜有好貨”的心理,畢竟商家是為了賺錢而不是做慈善,因此太過廉價的商品我們盡量不要購買。
其次,買手機殼優(yōu)先選擇液態(tài)硅膠或TPU材質,這兩種材料柔韌無異味,且不含塑化劑及重金屬,環(huán)保無毒。
這能極大的避免買到含回收塑料、PVC或復雜染色裝飾的產品,這些材料易含鉛、甲醛等有害物質的產品。
最后,當我們買完手機殼后一定要查看有沒有刺鼻異味、手感黏膩、掉色或邊緣毛刺多的這幾種情況。
如果存在,那大概率就是“毒”手機殼或者劣質產品。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購買新手機殼使用前要通風晾曬一周,或用清水沖洗以降低殘留毒素釋放風險,為我們的健康再加上一道保險。
那么,大家還知道那些識別有毒產品的知識呢?歡迎大家進行分享。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