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志遠”志愿服務隊前往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開啟了為期兩天的板栗產業發展調研之旅。此次調研源于團隊對鄉村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關注,希望通過實地走訪,深入了解羅田板栗產業的發展現狀,為其突破瓶頸、提質增效提供青年視角的解決方案。出發前,隊員們查閱了羅田板栗的地理標志認證、近年產銷數據等資料,制定了詳細的調研提綱。
調研首站是大別山農業智慧園。園區的技術顧問李工熱情接待了服務隊,帶領大家走進板栗產業的“科技世界”。在智能監控中心,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不同片區板栗的生長數據,溫度、濕度等參數可通過系統自動調節;深加工展示區里,從板栗仁的凍干技術到板栗膳食纖維的提取工藝,讓隊員們看到了科技對產業鏈的延伸作用。李工介紹,園區已研發出板栗蛋白粉、板栗果醬等10余種高附加值產品,還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打開了年輕消費市場,僅去年就實現深加工產品銷售額超500萬元。
隨后,服務隊來到勝利鎮的板栗種植園。漫山遍野的板栗樹郁郁蔥蔥,沉甸甸的板栗球在枝葉間若隱若現。種植戶張大爺帶著隊員們穿梭在林間,講解了當地“矮化密植”“花期授粉”等特色種植技術。他指著一棵百年板栗樹說:“這棵樹結的‘桂花香’品種,栗子又甜又面,每年都被提前預訂。”隊員們還注意到,種植園里安裝了不少太陽能殺蟲燈,張大爺解釋道,這是鎮上統一推廣的綠色防控技術,既能減少農藥使用,又能保證板栗的原生態品質,現在他們的板栗在市場上比普通板栗每斤能多賣2元。
最后一站,服務隊抵達三里橋村委會。在村委會的會議室里,村支書、板栗合作社負責人和幾位種植大戶圍坐在一起,與隊員們展開了坦誠交流。村支書提到,村里板栗種植已有幾十年歷史,目前種植面積達600多畝,覆蓋了90%以上的農戶,但采收季勞動力短缺、鮮果儲存期短導致損耗率高、品牌影響力不足等問題,一直制約著產業發展。合作社負責人則帶來了好消息:他們通過與物流公司合作,開通了“板栗專線”,物流成本降低了15%,還與外地超市簽訂了直供協議,穩定了銷售渠道。幾位種植戶也紛紛發言,希望能有專家來指導科學種植,也想學習如何通過短視頻平臺宣傳自家板栗。
經過兩天的調研,“志遠”志愿服務隊系統掌握了羅田板栗在科技應用、種植管理、市場流通等方面的情況,既感受到了產業發展的活力,也明晰了亟待解決的難題。接下來,服務隊將整理調研資料,形成包含綠色種植推廣方案、品牌建設建議、電商銷售培訓計劃的調研報告,為羅田板栗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讓這棵“山中珍寶”成為鄉村振興的“致富果”。
圖為隊員通過顯微鏡觀察板栗細胞結構。 張曉曼 供圖
圖為隊員正在觀察板栗的標本。 張曉曼 供圖
圖為隊員觀察板栗樹生長情況。 張曉曼 供圖
圖為三里橋村書記對團隊調研報告進行指點提議。 張曉曼 供圖
圖為村干部與隊員們一同開展羅田板栗發展座談會。 張曉曼 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