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得克薩斯州沃斯堡洛馬集團工廠的F-35生產線,已經在進入7月后再次停擺。工人們現在只能無奈地看著流水線上半成品的隱形戰機,但沒有任何開工的可能。
如今,洛馬公司股價暴跌40%,訂單積壓450多架,蘇州研發中心人去樓空110。這一切,源于2020年中國對這家軍火巨頭實施的反制措施。
當青島港三十七個貨柜里的飛機零件生銹報廢時,洛馬才真正明白:觸碰中國臺灣問題紅線,代價遠超想象。
洛馬公司被中國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時,華爾街分析師們還在發笑。畢竟這家軍工巨頭背靠美國政府,手握千億訂單,中國市場占比不到3%。
他們沒看懂中國的打法:精準打擊七寸,而非全面對抗。而中國的第一招,便是凍結洛馬在華資產,蘇州研發中心直接關門,二十多億導航設備利潤瞬間歸零。
而第二招則是限制高管入境,掐斷商務往來。停在青島港的貨柜被扣兩個月,精密零件銹成廢鐵,波音看在眼里連夜自查對臺業務。
最致命的第三招藏在稀土禁令里。今年4月,中國對鏑、鋱等七類軍用稀土實施出口管制,洛馬生產線應聲癱瘓。
一架F-35需要417公斤稀土,從發動機磁鐵到雷達元件,處處依賴中國供應。美國緊急從澳大利亞采購替代品,結果F-35隱身涂層性能驟降30%,五角大樓憤然拒收整批戰機。
洛馬被迫拆解庫存導彈回收稀土,工人戲稱這是“軍用資源回收站”。底特律工廠裁掉三千多名技術工人,流水線逐漸沉寂。
財務數據最能說明問題。2023年洛馬凈銷售額達676億美元,表面風光無限。但翻開6月最新財報,觸目驚心:
F-35交付延期12%,關鍵零部件成本飆升30%。德意志銀行直接將股票評級從“買入”下調至“持有”,目標股價暴跌14%。
訂單積壓的數字更驚人,足有450多架F-35無法交付。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出云號”航母改造計劃被迫擱置,因為預定搭載的F-35B遲遲不到位。
而競爭對手則趁機搶蛋糕。日本在F-X戰機項目上放棄洛馬轉向英國BAE系統;俄羅斯蘇-57加大在中東推銷力度;連硅谷新貴帕蘭蒂爾都來分防務信息化蛋糕。
盟友采購也出現微妙變化。沙特王儲訪華時特意考察了殲-35生產線;阿聯酋暫停了230億美元F-35采購談判。
傳統客戶開始要求技術轉讓條款,而非單純買裝備。全球軍貿市場正從技術崇拜轉向供應鏈安全的理性考量。
去年12月26日,中國兩款六代機相繼試飛成功,洛馬遭遇釜底抽薪。德意志銀行分析師直言:“中國六代機可能降低美軍對F-35的長期需求”。洛馬的股價,也應聲下跌。
軍事代差的殘酷性遠超想象。美國曾測試F-22對四代機打出1:144的交換比;而六代機對五代機優勢更大。
兵棋推演顯示,一架中國六代機能整合戰區所有信息源,如同擁有“上帝視角”,在AIM-260導彈射程外輕松擊落F-35。要確保一架F-35接近六代機發射導彈,至少需要七架F-35掩護。
更讓洛馬焦慮的是客戶心理變化。韓國國防論壇上熱議:“買F-35十年后會不會變成古董?”日本自衛隊軍官在內部會議中質疑:“下一代戰機美國能及時交付嗎?”
五角大樓的“下一代空中優勢”項目(NGAD)還在PPT階段,技術難題和預算超支使其舉步維艱。當中國六代機開始滑跑起飛,F-35的黃金時代已經進入倒計時。
在今年7月,美國國防部做出史無前例的決定:斥資4億美元收購MPMaterials公司15%股份,成為這家稀土企業最大股東。
五角大樓甚至還同時簽訂了長達十年的采購協議,設定“每公斤110美元保底價”。市場價低于此數政府補差價。
這種國家資本主義操作暴露深層焦慮。美國唯一稀土礦芒廷帕斯采出的礦石,80%需運到中國包頭提純加工。
所謂“去中國化”,實質是給中國創造更多訂單。該集團高管阿蓋爾私下坦言:“實現40%自給率最快也要2028年”。
技術差距猶如天塹。中國掌握全球92.3%稀土分離專利,純度可達99.99%;美國技術最高90%,根本達不到武器級標準。
澳大利亞的稀土公司曾放言替代中國供應,結果成本暴漲三倍,投產日期從2025年推遲到2030年后。
而我國的反制手段更是與時俱進。稀土磁材全流程區塊鏈追溯系統,讓每克材料都有“身份證”。這種精準管控像外科手術刀,既避免傷及無辜,又確保打擊效果。
洛馬的困境遠不止商業危機。它折射出美國制造業空心化的結構性問題:過度依賴全球供應鏈,特別是中國環節。當技術霸權遇上資源控制權,神話轟然倒塌。
最諷刺的是自救過程中的妥協。為換取稀土臨時出口許可,美國不得不解除對華乙烷和航空發動機禁令。
中國接收3萬噸美國乙烷油輪時,在許可證明確標注“僅限民用”字樣。資源博弈的天平,在無聲中完成傾斜。
這場“溫水煮蛙”式的制裁給全球上了一課:日本花費26億美元購買SPY-7雷達系統,所有軟件調試卻只能在新澤西完成,淪為技術附庸。
當德州停機坪上的F-35蒙上灰塵,洛馬的教訓已成經典案例。大國博弈的本質不在武器數量,而在于對核心資源與技術的掌控力。
中國用四年時間證明:那些觸碰紅線的,終將在溫水中耗盡體力,寂靜沉沒。五角大樓的保底價協議鎖定了稀土成本,但鎖不住技術迭代的腳步。
當中國六代機劃過天空,F-35的訂單表上又有一欄被標紅取消。這場始于臺灣軍售的博弈,結局早在第一克稀土斷供時就已注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