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人事地震與業績預增同時發生,揭示了中國科技企業的艱難轉型。
高管集體辭職 安世團隊全面接掌
7月14日,聞泰科技突發公告,宣布董事長兼總裁張秋紅、職工代表董事兼副總裁董波濤、董事謝國聲及董事會秘書高雨集體提交辭呈,理由均為“工作變動原因”。這場高層震蕩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公司重大戰略轉向的必然配套。
與此同時,公司緊急任命三位核心高管:35歲的楊沐(安世半導體戰略高級總監)擁有國際金融背景,44歲的莊偉(安世全球人力資源高級總監)是資深半導體行業人力資源專家,41歲的沈新佳(安世CEO辦公室首席事務官)被任命為副總裁并代行總裁職責。
公司明確表示,此舉旨在“為半導體業務的長遠發展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戰略指導”。隨著境內產品集成業務(ODM)資產包完成向立訊精密的交割,標志著這家曾經的全球手機ODM巨頭徹底剝離低效業務,權力核心已完全轉向半導體領域。
實體清單觸發戰略重構
此次徹底轉型的導火索可追溯至2024年底。
彼時聞泰科技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其龐大的ODM業務遭受毀滅性打擊,供應商和客戶因風險規避而大幅縮減合作,導致新訂單斷流、既有項目流失。
盡管該業務2024年貢獻了584.31億元營收(占總收入79.39%),但毛利率僅2.73%,遠低于半導體業務37.47%的盈利水平,更將公司拖入全年28.33億元的虧損泥潭。實體清單事件暴露了過度依賴低毛利、高政治風險業務的巨大隱患。
通過向立訊精密出售9家子公司股權及業務資產包,聞泰科技不僅剝離了虧損源,獲得寶貴現金回血,更徹底斬斷了與舊模式的聯系,為聚焦半導體掃清了障礙,也為后續產能擴張儲備了彈藥。
半導體業務成唯一支柱 規模瓶頸待破
與劇烈的人事地震形成戲劇性對比的是業績的強勢反彈。
據半年度預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計達3.9億至5.85億元,同比激增178%至317%,扣非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
增長動力完全來自半導體業務:市場需求回暖疊加降本增效策略見效,推動該業務收入增長,毛利率及凈利率同步提升,且第二季度增長勢頭較第一季度更為強勁。
技術層面,公司已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取得關鍵突破,包括推出車規級1200V SiC MOSFET、實現40V-700V全電壓覆蓋的GaN FET量產,并投資2億美元建設德國漢堡SiC產線,為未來高端市場競逐埋下伏筆。
然而,挑戰依然嚴峻:盡管利潤貢獻顯著,半導體業務2024年營收規模僅147億元,占總收入約20%。如何快速擴大該業務體量,彌補剝離ODM業務后的巨大收入缺口,將是“安世系”新領導班子的首要課題。
行業警示與未來征途
聞泰科技的轉型陣痛為中國科技企業提供了三重深刻警示:
其一,規模不等于價值,年收入超500億的業務若缺乏盈利能力且受制于地緣政治風險,反成發展桎梏;
其二,戰略切換需管理適配,從消費電子代工轉向技術密集的半導體IDM模式,必須配備具備深厚專業技術背景和國際視野的管理團隊;
其三,技術壁壘方為生存根基,半導體業務近40%的毛利率與ODM業務不足3%的慘淡對比,印證了在核心技術領域建立護城河的極端重要性。
資本市場對這場脫胎換骨的變革仍持審慎觀望態度——人事變動公告次日,公司股價僅微漲1.67%。
這昭示著,聞泰科技這場關乎存亡的半導體突圍戰,實則剛剛啟幕。新團隊能否帶領公司在80V-200V功率MOSFET等高端市場突破國際巨頭壟斷,將直接檢驗其戰略轉型的最終成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