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61年出生的,小時候和很多同齡人一樣,日子過得緊巴巴,經常吃不飽穿不暖。我父親在幾十公里外的煤礦上班,半個月才能回家一天。就算父親回來了,母親也總舍不得讓他干活,寧可自己挑水也不讓他挑。因為我是家里的老大,所以從十三四歲上初中那會兒起,就得幫著家里分擔一些活兒了。
記得剛上初一,下午放學回到家,母親就讓我挑著空桶去三百米外的水井房挑水。可惜我個子不高,挑著空桶也只能勉強離地,走路時桶底時不時會磕碰到地面。幸好桶是鐵皮做的,磕出了幾個小坑,倒也沒漏。一擔水有五六十斤重,我肩膀還嫩,挑一趟下來,就磨出深深的紅印子。母親看著心疼,可家里實在沒別人能挑水了。弟弟妹妹都比我小,我不挑,就只能母親去挑。我知道母親從地里干完活回來,還得忙著做飯、收拾家務,她去挑水太耽誤工夫。作為家里的老大,我心里總記著父親的話,說我長大了,像個男子漢了,得挑起家里的擔子,挑水就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那時候除了挑水,放學回來有時還得去挑土。就是從外面挑一擔黃土回來,灑在豬圈里蓋住豬糞。過上幾個月,豬圈里的糞土積得高了,我還得和母親一起,把糞土再挑出來堆到外面,挑擔子的活兒自然又落在我肩上。沒想到挑擔子最直接的影響,竟然是把我壓得不長個子了。到了十六七歲,別的伙伴有的都長到一米七、一米八了,我才剛過一米六。母親看著我,心疼地說:“我娃是挑擔子挑得太早了,給壓得不長個兒了……”
轉眼到了1978年春天,大隊貼出了征兵通知。我也和村里的伙伴們一起去報了名。在公社衛生院排隊面試的時候,武裝部的同志單獨把我叫了出來:“喂,那個小個子,你出來,站到邊上去!”我臉一紅,趕緊站到了隊伍外面。當時上百人面試,像我這樣被單獨叫出來的有十來個,有的是個子矮,有的是走路有點毛病。看這樣子,我當兵是沒指望了,心里特別沮喪。
就在這時候,帶我們大隊來參加預選的民兵連長趙叔,走到公社武裝部吳部長面前說了幾句話。然后他悄悄走到我跟前,告訴我他跟吳部長講了,讓我作為候補兵排在后面。要是前面有人體檢或政審沒通過,我就能頂上。趙叔說:“別灰心,你當兵不是沒希望。”趙叔和我都姓趙,但早就出了五服。他對我挺照顧,原因是我初中畢業后,被當作村里有文化的青年,安排到大隊部幫忙。那時大隊會計生了重病,賬沒人管,大隊領導就讓我學著記賬。后來大隊會計病逝了,我就接了他的活兒,給下地干活的人記工分,年底幫著發錢發糧。我在大隊會計這個位置上干了一年多。趙叔顯然是把我當成了自己人,高看一眼。
讓我高興的是,后來我也拿到了體檢表,排在后面參加了體檢。幸好檢查下來,我哪一項都沒問題,醫生在我的體檢表上簽了“合格”。但我心里還是不踏實,不知道最后能不能當上兵。體檢結束排隊時,我站在后面,聽到通知第二天要去縣醫院抽血。回大隊的路上,趙叔安慰我說:“別急,好飯不怕晚,咱先走著看,啥可能都有。”
第二天我按時去縣醫院抽了血。過了三天,趙叔來找我,說公社武裝部上午九點要開新兵政審會,各大隊民兵連長都要參加。可他孩子的姥姥突然得了急病,正往醫院送,他們得去陪著。他跟大隊長說了這事,大隊長說:“趙光新是候補兵,又是大隊會計,就讓他替你去開會吧。”于是,我帶著大隊所有應征青年的登記表,包括我自己的那份,準時趕到公社開會。
公社武裝部部長和另一位同志,拿著花名冊,一個一個核對登記表上的情況。沒想到派出所的同志反映,我們大隊有兩個應征青年有問題:一個以前打群架把人打傷住院,醫藥費還沒賠清;另一個偷過生產隊的西瓜,還把看瓜老人的狗給藥死了。武裝部部長就把這兩個人的名字從名單里劃掉了。這樣我們大隊一下子空出了兩個名額。幸好我的登記表也在,按規定我這個候補兵也進入了研究名單。部長看了看說:“小伙子才十七八歲,個子是矮點,但到了部隊還能再長嘛。”就這樣,我的名字從候補轉成了正式兵員。
后來,武裝部和部隊接兵的同志到我家做了家訪。在縣武裝部的定兵會上,我的名字真的出現在了那一年的新兵名單里。公社武裝部通知我,帶著我們大隊驗上兵的名單去武裝部。在辦公室,武裝部的領導們仔細看了登記表,然后對我說:“這些年輕人驗上兵了,你們大隊簽字蓋章吧。”我按照登記表的要求,在每一張表“大隊意見”那一欄里,工工整整地寫上了“同意應征入伍”幾個字。我特別激動,把公章在印泥上使勁按了按,然后莊重地蓋在了包括我在內的九名青年的登記表上。
1978年3月12日,是我們離開家鄉的日子。我和縣里四百多名青年,在鐵路三中統一換上軍裝,坐上了悶罐火車,去往千里之外的漢陰縣某部,開始了長達十六年的軍旅生活。那一次意外的替補,那一個自己蓋下的紅章,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原本幾乎落空的當兵夢,因為趙叔的關照、大隊會計的身份和一次頂替開會的機會,竟峰回路轉成了真。回望那個在征兵隊伍外局促不安的小個子少年,他大概想不到,人生的轉折有時就藏在看似無望的縫隙里。那份自己親手寫下的“同意應征入伍”,不僅是對其他八位戰友的確認,更是對自己命運的鄭重承諾。十六年的軍營歲月,不僅讓我長了個頭,更磨礪了筋骨,教會了我擔當。這份始于意外的軍旅生涯,成了我一生最堅實的底色。它告訴我,命運有時會給看似不夠格的人留一扇窗,而能否推開它,往往取決于你是否還在原地堅持,是否準備好了抓住那稍縱即逝的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