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再度發表引發關注的言論。他在接受俄羅斯塔斯社采訪時表示,烏克蘭如今不僅需要“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還必須進行“去寄生蟲化”。
這番話是他在被問及“是否可以將戰后德國的三項重建原則——去軍事化、去納粹化與民主化,應用到當下烏克蘭”時作出的回應。“我認為,應在這三項‘去除’的基礎上,再加一個‘去寄生蟲化’或‘去蟲化’(дезинсекция)。”梅德韋杰夫說,“所謂‘烏克蘭’這片地區的居民,必須學會獨立生活,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否則,這種寄生型的國家根本無法維持下去。”
他沒有明確說明所謂“寄生”指的是什么,但言論中的措辭再次凸顯俄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強硬立場,用詞之激烈引發外界強烈關注。
事實上,梅德韋杰夫近年來頻繁在社交平臺或官方媒體上發表火藥味十足的評論,從“烏克蘭消失論”到“北約末日論”,他的言論常被視為“俄方情緒出口”之一,也代表俄政府內部某種強硬立場。
盡管克里姆林宮多次強調希望通過談判解決沖突,但梅德韋杰夫的這類講話,反映出俄烏關系遠未降溫,反而進入更加復雜的輿論博弈階段。
【延伸閱讀】“三個D”是什么?
“三個D”是指二戰結束后,盟國在德國實施的三項核心重建政策:去軍事化(Demilitarization)、去納粹化(Denazification)和民主化(Democratization)。如今,這套“戰后治理模板”被部分俄方人物提出,意圖用于定義“戰后烏克蘭”的轉型框架。
但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將戰后德國模式照搬到烏克蘭不具現實依據,反而會進一步加劇地區緊張情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