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了,變了,這世道是真的變了!
以往,一問考生最想考上哪個大學,大都一張嘴就是清華北大或者985/211等名校。
但現在,即使有些考生的成績足以進入名校,他們卻斷然放棄了!
在湖南一所重點高中任職了近20年的王老師就表示,今年被學生們問高考志愿問懵了。
之前學生們都是追著問“哪個學校名氣好”,但現在問的卻都是:
“哪個專業好找工作?”“這所學校的公費師范生能沖嗎?”
同樣,在7月6日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地因學生沒報考清北,老師一氣之下解散群事件也說明:
“大家的目標都變了!”
什么清華北大,什么985、雙一流,任憑你多牛,就業不行,那就是咱們之間沒緣分。
而隨著7月10日各地相繼公布本科提前批的投檔線之后,那些貨真價實的數據更是讓人驚訝不已!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安徽網】【齊魯壹點】【九派新聞】【新東方】【北晚在線】【津云】【中國婦女報】(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1、清華北大靠邊站,982/211不再吃香
如今考生們的高考已經落下帷幕,唯一等待的就是錄取結果。
從7月10日左右開始,不少省份和學校就選擇公布了提前批的投檔線。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北京大學竟然還能遭遇斷檔!
在內蒙古公布的提前批數據中可以看到:
“北京大學特地在該地區投放的公共管理類專業為0投檔”!
這也意味著,當地沒有一個考生選擇這個專業和學校,當然,或許是因為這個學校的分數有點高。
但清華大學在該地區也遭遇了爆冷,因為其設置的法學專業投檔線,最低只需要637分。
要知道,結合往年的數據以及其他各大學校的分數線,這個分數可以說十分低。
放在之前,如果但凡能夠夠得上基本上都會試一試,但今年,考生們似乎并沒有那么的熱情。
對比明顯的是,在山東這個人口大省中,魯東大學公費師范物理專業最高分為611分。
其中單單是600分以上的考生就有9個人報名。
其實,600出頭的分數在其他省份完全可以上更好的學校,而相比之下,魯東大學只是一所普通本科。
同時,山東師范大學公費師范最高635分,比許多985理工專業還高!
而在江蘇,其“鄉村教師投檔線”亦被評定出了新高度。
其中,歷史類的最低投檔線高達634分,而物理類的也同樣如此。
擁有這樣的分數,按理來說上個985不成問題,并且排名在省內基本上都是1000名以內。
但更多人卻選擇了鄉村教師,其好處就是畢業后不用自己找工作,直接有工作單位接收。
寧夏的榜單則更直白:
“華東師大公費師范生專業組在物理類排第一,歷史類僅次北大排第二!”
而除了公費師范生,考高分選擇軍校警校甚至是高職院校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如今網傳河南的高考理科狀元就放棄了清北報考國防大學,但這一說法還未得到本人肯定。
但在當地周口,一位673分高分的學生報考了信息工程大學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在江西警察學院,雖然其本身是一所二本院校,但是其投檔線竟碾壓本省唯一的211。
這也被戲稱為“江西第一校”!
同時,7月14日,中國婦女報轉載了考了600多分的浙江女孩選擇去武昌上高職的新聞。
而之所以選擇這所學校,是因為其中有定向培養軍士這一計劃,她希望自己未來能成為一名軍人!
這種名校爆冷的現象在今年體現得非常明顯,而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其中的原因也不止一個!
2、學歷通脹遇上就業寒流,千萬家庭做出新選擇
不知何時起,“卷”這個詞風靡了整個社會以及網絡,但卷到最后卻發現,吃虧的還是自己本人。
而不盲目崇拜名校,將目光投向普通學校,也代表著大家正在逐漸回歸最原始的需求!
這其中,就業當然是最核心的因素。
博士生碩士生畢業送外賣,名校畢業生去社區工作……
在如今的就業環境下,很多人覺得不應該出現的現象都出現了。
尤其對于人口大省而言,上百萬上千萬的人全都踏上了高考這座獨木橋,卻有一半的人可能要跌倒。
而這個時候,公費師范生“畢業即入編”的承諾,軍校警校超90%的畢業生入警率都成了這迷霧中最清晰的燈塔。
如此穩定的就業,放在誰的面前誰不心動呢?
當然,這其中也有相應政策的助力,比如在公費師范生上就藏著太多的優勢!
“自帶編制解決崗位焦慮,本碩連讀打通深造通道,賣身契從10年縮短到6年!”
而在軍校、警校中,除了其專業設置與需求緊密掛鉤之外,其考核更傾向個人!
另外一方面也有很多家庭是出于經濟壓力上的考量。
雖然如今社會上學校都有相應的資助政策,但如果直接選擇公費的教育,豈不是更香?
畢竟很多的高分考生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寒門出現了貴子和貴女。
如果要說側面的影響,那大抵就是如今社會觀念也在不斷地變化。
雖說成為網紅賺錢快,但流量都是一時的,況且一不小心還會翻車。
如果能夠從事教師、軍人等這種備受社會人人尊重的職業,受惠的遠不止個人。
還有考生是因為從小目標就清晰,希望未來成為軍人或者是教師。
而不得不承認的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這樣的變化也面臨著很多挑戰!
3、就業優勢成王炸,教育生態面臨重構
當今年高考分數出來的那一刻,各大高校的招生組都以最快的速度爭取學生。
但其中有人接手,有人還是擺了擺手,有人因為專業,有人因為早已有了目標。
而如果這種爆冷的現象持續下去,整個教育的生態也一定會被再次重構!
比如在所謂的熱門專業與冷門專業上,有些專業未來可能會消失,但也說不定會起死回生。
就像昔日人人不看好的殯葬專業,雖然一般考生絕對不會報考,但事實是,我們的社會是需要的。
雖然目前開設這門專業院校很少,但學生一畢業就能被搶光,冷著冷著就熱了起來。
同時,其實如今很多的學校已經有了動靜。
比如為了更好吸引人才,已經開始推動了“師范輔修”等微專業,試圖在就業上增添一份保障。
而整個人才培養的邏輯也慢慢在改變,過去注重理論,書面知識。
當下,實踐課在眾多高校的人才培育進程里,已然成為重中之重。
甚至未來,很多職業教育也會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可,也能培養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有媒體曾這樣說道:
“體面生存比虛幻的階層跨越更重要!”
或許在很多家長和考生的心中,也都越發地理解這個道理!
當理想與現實碰撞,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那條能讓自己走得更遠的路。
而如今看來,如此的轉向其實也并非空穴來風,而是大家都悟了。
時代不同了,人當然也要學會改變!
曾經,去北大學習護理學也是北大畢業的,現在,北大的護理也只是護理。
而盯著名校畢業的頭銜不如為未來的就業尋一份踏實,您說呢?
對于在高考中出現的這種新風向,您覺得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信息來源:【安徽網】【齊魯壹點】【九派新聞】【新東方】【北晚在線】【津云】【中國婦女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