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年,隨著二戰局勢逐漸明朗,日本關東軍的命運也走到了轉折點,蘇聯大軍壓境,關東軍迅速潰敗,大量人員淪為戰俘,盡管眾多男性士兵為主要構成,但這其中也不乏一萬多名的日本女兵。
但蘇聯對這些女兵的處理方法,卻在今天看來,并不是那么的妥當,多年來也一直讓日本方面感到膽寒。
1945 年 8 月 8 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鄭重向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尚武宣告,蘇聯將從次日起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這一消息來的太過突然,更讓日本方面措手不及,但其實站在旁觀者視角,蘇聯對日宣戰早有端倪。
在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就答應美英,會在德國投降三個月后對日作戰,德國于 7 月滅亡,到了 8 月,三個月之期已至,雖然表面上蘇聯和日本還簽有《蘇日中立條約》,但在國際局勢的大棋盤上,這份條約早已名存實亡。
在 8 月 9 日凌晨,超過 150 萬蘇聯紅軍如潮水般越過邊境,迅猛地沖入東北戰場,日本關東軍雖然早知道會與蘇聯一戰,可完全沒料到蘇軍的進攻來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
曾經,關東軍在東北有 85 萬兵力,堪稱日本最精銳的駐外部隊,但到了 1945 年,情況截然不同,其主力部隊早就被抽調去南洋戰場,留在東北的大多是老弱殘兵,還有不少朝鮮人以及被抓來湊數的 “開拓民”,甚至編入了許多日本女性。
蘇軍的推進速度快得驚人,僅用 20 天就擊潰了日本關東軍的 22 個師團,在這過程中,得到解放的中國老百姓紛紛給蘇軍指路,有的甚至在山上點火當作信號,還有村干部主動帶著蘇軍去掃蕩殘余的日本兵。
這股力量,也是中國人民對日本侵略者多年仇恨的一次總爆發,8 月 17 日,關東軍總部在長春宣布投降,總司令山田乙三甚至都沒出面,就這樣,全軍 59 萬多人淪為了俘虜,而在這龐大的戰俘群體中,有一群特殊的存在,那就是日本女兵。
蘇聯俘虜了近 60 萬關東軍戰俘,對于剛剛經歷衛國戰爭、遭受巨大創傷的蘇聯來說,這些戰俘是寶貴的勞動力 “資源”。
除了重傷員和極少數有特殊價值的人員外,其余健康的戰俘被迅速編組,用 “悶罐車” 通過鐵路運輸,大規模地被押往蘇聯廣袤且嚴酷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
當車門打開,等待戰俘們的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令人難以忍受的嚴寒、一眼望不到邊的原始森林,以及裸露在外的凍土,許多戰俘在漫長的運輸途中,就因為寒冷、缺水缺糧和疾病,倒在了半路。
抵達勞改營后,生存條件更是惡劣到了極點,他們被塞進擁擠不堪的營房或者半地下的土坯房,所謂的 “床鋪” 常常只是冰冷地板上的木板通鋪,供暖嚴重不足,破了洞的窗戶呼呼地灌進凜冽的寒風。
戰俘們每天配給的口糧少得可憐,通常只有幾片硬得像石頭一樣的黑面包,以及凍得像冰坨的土豆,偶爾能吃到一點魚干,但這些食物遠遠無法支撐他們繁重的體力消耗。
維生素的缺乏更導致了壞血病等營養缺乏癥大肆流行,醫療條件極度匱乏,藥品稀缺,傷病根本得不到有效救治,一個小小的傷口都有可能引發致命的感染。
從清晨天還沒亮,一直到傍晚日落,在零下三四十度甚至五十度的嚴寒中,戰俘們被驅趕著進入原始森林砍伐樹木,或者在露天礦坑里用簡陋的鐵鍬、鎬頭挖掘煤炭和各種礦石,又或者在凍得像巖石一樣堅硬的土地上開墾荒地,建設基礎設施。
由于過度勞累、肺炎、凍傷、斑疹傷寒等惡性傳染病,以及各種營養不良導致的疾病,死去的戰俘數量多得驚人。
據不完全統計和后來的史學研究綜合估算,在整個關押期間,因各種原因死亡的日本戰俘人數大約在 5 萬至 10 萬人之間,在高峰期,死亡率遠超和平時期的勞動營。
在戰俘群體中,約 1 萬多名被俘或者沒能及時撤離的日本女兵,她們的處境格外令人唏噓,在蘇軍最初匆忙的篩選過程中,大批日本女兵被認為沒有重大軍事價值,而且不適宜從事重體力勞動。
也正因此她們被相對隨意地、就地遺棄或者釋放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尤其是在蘇軍還沒有完全建立控制的地區,她們一下子從軍人變成了流亡者,既被日本軍隊無情拋棄,又得不到蘇聯人的接收。
她們舉目無親,語言不通,身無分文,再加上戰后東北社會秩序動蕩不安,這些流亡的女兵處境比普通男性戰俘更加艱難,許多人因為凍餓交加、病餓交迫,倒斃在雪野或者破屋之中,具體的死亡數量已經難以統計。
不過,也有一部分幸運的日本女兵遇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也就是后來的第四野戰軍。
當時,東北民主聯軍已經控制了東北的主要區域和人口稠密地區,他們采取了相對人道的政策,收容了一些無處可去的原日本女兵,特別是醫護和后勤人員。
但我們能收容的畢竟只是少數,現在的日本課本里,提廣島、提長崎、提南京,卻極少提“女戰俘”,關東軍女兵從未進過公共記憶,這是有意選擇的失憶,既不愿承認她們的存在,也不愿承認她們曾是戰爭體系的一環。
俄羅斯也沒處理好這段歷史,每逢俄日談判,戰俘和北方領土就成難解死結,日本要求交出完整名單,俄方回避,俄方說資料已解密,日方不認,僵局至今未解。
《戰后東北檔案匯編》里保存有日軍女兵名冊、蘇軍轉運命令、俘虜登記表,大部分原件在吉林長春,直到1990年代,中方才陸續開放這批資料。
有的文件冷靜得像流水賬:“某營女護士12人,送后方,無記錄?!睂懲辏駨奈创嬖?,這就是歷史的盲區,不是沒人知道,而是沒人愿意面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