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事件走向,越來越失焦。
這兩天娃哈哈的事情還在持續發酵,各方還在給這碗亂燉里不停加料添私貨。
叔叔宗澤后也出來發話了,稱宗馥莉有點“六親不認”“趕盡殺絕”,話說挺狠,但網友對其辣評要更狠;
然后八卦部分也升級了,知情人士貼出消息,說孩子數量不太對,稱宗馥莉之外,宗老實際上有六個孩子。
反正娃哈哈這事,現在關注點都在嫡庶宮斗、長公主隱忍30年反擊復仇、宗老人設崩塌、家族信托緣何被擊穿…
各種花邊、確實熱鬧,但說實話,有點跑偏了。
大股東杭州國資委,在角落異常安靜,但實際上,這位更是這場牌桌角力里的主要牌手。
時間線回到1999年,娃哈哈進行國企改制,杭州上城區國資持股46%,宗慶后個人持股29.4%,職工持股會持股24.6%,至此,娃哈哈戴上了“紅帽子”。
當然,娃哈哈本身就是“小魚吃大魚”兼并國營食品廠起家,一直以來就跟杭州國資曖昧不清。
而所謂“紅帽子”,其實也是當年浙江模式里的一種普遍打法,八九十年代大量浙江鄉鎮企業,玩的都是掛靠與借力,有“紅帽子”辦事明顯更容易推進,比如去看一下同樣有名的浙商魯冠球,當年是如何承包蕭山萬向節廠的,就能對早期“浙江模式”,有更直觀理解。
然而,杭州國資委雖然有娃哈哈大股東之名,卻并沒有收益之實。
改制之后的前八年,杭州國資委將分紅以借款形式交由娃哈哈使用,借款利息反哺獎勵給管理層和職工;后十四年,為支持娃哈哈發展,又達成協議,國有股東不行進分紅。
有人測算,按正常持股比例,杭州國資每年能分紅2億。
但顯然,這也很難實現,因為讓杭州國資拿不上分紅這事,還設計了另一道保險。
早在2003年,宗慶后就已經通過離岸公司控股宏勝集團,而這個宏勝,就是宗家騰挪出來的自家天地,娃哈哈全國81個生產基地一大半都在宏勝麾下,負責承接娃哈哈高利潤代工業務、娃哈哈品牌也能無償使用。
根據公開資料,2022年,宗馥莉控制下的大娃哈哈體系總資產約370億,凈利潤47.67億,而杭州國資作為第一大股東的娃哈哈集團,當年總資產為58億,凈利潤僅為1871萬元,用流行話講,就是感覺身體被掏空。
所以這么看下來,比起狗血的豪門爭產劇情,真正的大戲其實是地方國資和集體企業的資產流失問題。
實際上去年宗馥莉接班,就已經硝煙四起,當時引起熱議的辭職風波,目前看也算是宗家的一種以退為進。
而宗馥莉這邊,這些年來也是動作不斷、各種出招,一個是關停了18家國資背景的工廠,寧愿讓今麥郎代工生產來解決產能不足的問題;
另一個是于2023年和2025年初,試圖兩次將娃哈哈商標轉至宏勝,但均被杭州國資委攔下。
目前看,宗馥莉倒是繼承了宗慶后身上殺伐決斷的鷹派底色,各種雷霆手段風格上異常硬朗,對于父親打造的這座娃哈哈帝國,更是有自己的野望。
至于娃哈哈這出戲,一時半會應該還結束不了,正在往連續劇發展,搞不好要像「權力的游戲」和「繼承之戰」那樣,要把鐵王座爭奪和豪門內斗的戲碼,從第一季上演到第N季。
而關于這出戲里到底誰是正角誰是反角,生旦凈末丑,神仙老虎狗,可能一時間還有點含混不清,主要取決于觀眾的立場與視角。
反正這場大戲帷幕早已拉開,其中有吃瓜花邊,也有殘酷廝殺,有一地雞毛,也有步步為營,有明牌角力,也更有臺下暗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