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財經社 冰火
7月16日,力星股份(300421)發布公告,因“雙方無法就收購相關條款達成一致”,決定終止收購青島飛燕鋼球控股權,這場歷時近四個月的產業整合計劃戛然而止。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購計劃披露至終止這段時間里,公司6位董監高集體發布減持計劃,合計擬減持1768萬股,占總股本6%,這一“騷操作”引發市場強烈質疑。
一、并購計劃告吹,戰略協同成空
力星股份的軸承鋼球銷售收入連續多年國內第一,與飛燕鋼球的“緣分”始于今年3月31日,這場收購曾被寄予厚望。
然而,這場看似“門當戶對”的并購并未按劇本推進。
5月12日,據力星股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披露,公司僅回復“處于盡職調查、審計、資產評估階段”,此后再無公開進展披露。直至7 月16日晚間,這場歷時三個多月并購計劃畫上句號。
對于終止收購對公司影響,力星股份在公告中表示,不會對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將繼續圍繞既定戰略,尋求更多發展機會。
二、并購期間,董監高集體減持遭質疑
蹊蹺的是,就在公司籌劃并購的這段敏感時間內,力星股份董監高們卻是紛紛堅持。
5月23日,公司發布減持公告,董事、副總王嶸,董秘陳芳,總助蘇銀建,三人擬合計減持883萬股,占總股本3.01%,減持原因均為“自身資金需要”,時間6月17日至9月16日。
時隔不到一個月,6月18日,公司再發減持公告,董事、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趙高明,董事、副總湯國華,總助沙小建加入減持陣營,三人擬合計減持884萬股,減持原因同樣為 “自身資金需要”,時間7 月9日至10月8日。
短短一個月內,兩批共6位董監高集體合計擬減持1768萬股,按7月16日收盤價16.45元計算,累計套現2.9億元。
一邊籌劃并購,一邊高管減持,這個行為多少讓人不能理解,難道他們不看好公司發展嗎?
雖然目前正處6位高管減持期間,不過,力星股份尚未披露上述6位董監高的減持進展,我們無法得知具體減持細節。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