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大學生活時,校園滿意度往往與學生能否在學業之外找到自我價值的延伸密切相關。據相關調查顯示,參與社團活動的學生在社交能力、專業技能提升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滿意度普遍較高,這印證了社團作為“第二課堂”的重要性。
在深圳職業技術大學,這種通過社團活動構建的立體育人體系,正成為吸引青年學子的重要磁場。
深職大共有168個學生社團,覆蓋思想政治、學術科技、文化體育等七大領域,形成了“一核多元”的發展格局。這種多元化的社團矩陣,不僅滿足了不同學生的興趣需求,更通過“業務指導單位+專業教師+企業導師”的三重指導模式,將社團活動深度融入人才培養體系,構成了一片繁茂的 “社團熱帶雨林”。
醫護學院的護理協會便是這片生態中充滿人文溫度的代表。自2006年成立以來,協會始終致力于將課堂知識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實踐能力:
在龍聯社區的“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中,護理協會成員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監測和慢性病管理服務,將南丁格爾精神播撒在基層社區;而每年舉辦的“醫心一意”醫學文化晚會,通過情景劇、急救技能展示等形式,將嚴肅的醫學知識轉化為生動的藝術表達,成為校園文化的亮眼品牌。
如果說護理協會展現了人文關懷的溫度,那么魅影方程式賽車協會則詮釋了科技探索的力度。這個2017年成立的學術型社團,依托汽車與交通學院的實訓資源,自主研發的方程式賽車在2024年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大賽中斬獲全國二等獎,并榮獲“卓越宣傳團隊”稱號。
更令人矚目的是,協會首創的“產教融合”育人模式,與比亞迪、大疆等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學生在參與真實項目研發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28項國家級獎項,更孵化出3個創新創業項目,其中“智能賽車底盤設計”項目已獲得百萬級天使投資。這種將課堂延伸至產業一線的培養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錘煉出“工匠精神”與創新思維。
在深職大,每年五月的社團嘉年華,堪稱社團文化的集中檢閱。在蕓莘書院的活動現場,既有書畫協會的金石傳拓、龍獅協會的《祥獅送福》表演,也有武術協會的南拳展示和護理協會的急救技能體驗……
2025年的嘉年華更創新引入“非遺活化”概念,學生通過繡香囊、臉譜繪制等互動環節,將靜態的傳統文化轉化為動態的沉浸式體驗,這種“以賽促學、以展促創”的模式,讓學生在參與中深化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同時提升審美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
在這里,社團活動不是課堂的點綴,而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協會的學生在社區服務中領悟醫者仁心,魅影協會的成員在賽道上踐行科技強國。
當這些青春力量匯聚成校園文化的洪流,便形成了深圳職業技術大學獨特的育人氣場。對于擇校的考生而言,這樣一所能讓興趣生根、讓夢想發芽的大學,無疑是成就未來的最優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