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震驚了網友:黃楊鈿甜,原傳230萬天價耳環,居然是“媽媽朋友2016年送的玻璃3件套”,且購自深圳水貝市場,購價僅300塊...
這一定論,加之2個月以來,4次口徑反轉,網友對黃楊鈿甜及家人的質疑,已經從“耳環真假”,演變成“敘事太過離奇”!
媽媽是珠寶鑒定師
玻璃“敘事”,實在離奇
黃楊鈿甜媽媽(司玲霞)親口說:2014年學習珠寶鑒定,獲得了評鑒證書,2016年去朋友家玩,看到了朋友這套飾品,朋友就“割愛”送給她了。
朋友(劉芳芳)講述:2016年前后,去深圳水貝市場逛街時,買下的這套“玻璃3件套”。
對此“敘事”,網友列出四大“離奇”
其一、黃媽作為珠寶鑒定師,當時怎么會看不出,這套飾品是玻璃珠子?而且還主動示意索要?
其二、朋友明知買的玻璃珠子,為什么還要送給黃媽,不怕有一天黃媽發現,友情“玻璃”碎?
其三、水貝市場2016款假貨,100%模仿格拉芙2018高定款,就算一切都是巧合,那2018年格拉芙高定出來一模一樣的飾品,黃媽作為珠寶專家,不可能不知道吧?如果知假,怎么還讓女兒2019戴假貨意大利拍片呢?
其四、既然有大牌真品,自己的是假貨,為什么居然敢,又一次讓女兒戴上,出席女兒最重要的成人禮,還陪同她,大搖大擺走紅毯?不怕被人看出來假貨——丟人?不怕女兒在娛樂圈被群嘲——“低檔”?
這一切似乎都說不通、不合常理邏輯、很難讓人相信“2016玻璃珠子3件套朋友相送”的敘事,因為實在太過離奇...
口徑4次反轉
兩個月最終統一閉環
網友爭疑的還有:從事發到現在,2個月10天,4次口徑反轉:
第1次,經紀公司回應“跟品牌方(格拉芙)借的”,暗示為真品。
第2次,黃本人回應“媽媽送的”,依然未否認真偽;并回懟網友“你奈我何”。
第3次,父親回應“仿的”,但沒說是“玻璃仿品”。
第4次,最終結論:是媽媽朋友送的玻璃3件套,300元買的。
這一路下來,口徑不斷反轉,很容易讓人有一種,“為了應對輿情”而不斷調整“口徑”的感覺。還好,第4次定論,花了2個多月,終于跟第3次父親回應,形成口徑統一閉環。
媒體“配合”放料
路過別墅,采訪送玻璃朋友
緊隨通報,多家媒體,還釋放了一直“壓在”手里的調查實料,一并澄清,1億別墅是路過拍的留念,父公司早2017年就關停、沒有介入慈善事務等。
媒體還采訪了,黃媽及朋友劉芳芳,她們一起回憶并講述了“玻璃3件套”的來龍去脈,并曬出于2024年8月6日曾拍照“留證”。
至此,鬧了2個多月的“天價耳環”,終于塵埃落定了,原來是“玻璃3件套”——對黃楊鈿甜及其家人來說!
對公眾來說,為什么“口徑4次反轉”,玻璃3件套來歷“敘事”過于離奇,這都將成為揮之不去的“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