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2月23日,李春祥出生在遼寧鐵嶺。小時候家里窮,父母整天在田里忙,他年紀小就得管全家吃飯。六歲那年,他就學會了用鐵鍋做簡單的飯菜,比如把白菜和土豆扔進去一鍋燉,省事還管飽。
他慢慢琢磨出“一鍋出”的方法,就是把幾種食材一起煮,既節約時間,又保持營養。這習慣養成了他后來在廚藝上的基礎。到了上學年紀,他一邊讀書一邊還得趕回家做飯,父母下地回來就能吃上熱的。
這樣的日子讓他從小就對烹飪上手快,刀工和火候控制都練出來了。父母去世后,他進了生產隊,白天干農活,晚上簡單弄點白菜湯或玉米餅子,吃得簡單但總能填飽肚子。
1978年,李春祥19歲時參軍,選兵種的時候,別人建議他當報務員,他卻堅持去炊事班。部隊條件苦,廚房簡陋,但他上手快,新兵階段別人還在學切菜,他已經能做出一桌子菜了。
班長看他有潛力,就少指導他,讓他自己摸索。他每天在廚房忙活,早上做饅頭,中午炒菜,晚上熬湯,逐步把部隊的伙食弄得有模有樣。1980年冬天,部隊派他去沈陽勺園飯店進修,跟著韓玉明和周憲明這些老廚師學手藝。他學得認真,很快就評為三級廚師,回來后調到沈陽軍區后勤部,繼續掌勺。
在軍區,李春祥的廚藝開始顯山露水。他不光做飯,還鉆研怎么用便宜材料做出好吃的。比如,他用驢皮和牛筋做成假熊掌,看起來跟真的似的,入口軟爛,還符合保護野生動物的要求。
軍區領導嘗了后直夸好,他也漸漸被大家認可。1982年,他加入黨組織,繼續在廚房發力。部隊野外演習時,他負責保障熱飯供應,在寒區開發出熱能供給標準,讓戰士在零下30度還能吃上熱乎飯菜,體能合格率提高了27%。這些實打實的貢獻,讓他積累了不少好評。
李春祥的比賽生涯是從1984年開始的。那年他參加遼寧省第一屆烹飪技術大賽,拿了三等獎,算是小試牛刀。1987年,全軍首屆烹飪技術比賽,他代表沈陽軍區出戰,獲金牌。1988年,第二屆全國烹飪大賽,他在南京賽場拿了金銀銅多項獎牌。這些成績讓他榮立一等功,軍銜也逐步升。
1992年是他的高光時刻,參加首屆世界華人烹飪大賽(也叫世界中國烹飪大賽),在香港或布魯塞爾賽場,他用豆腐和胡蘿卜雕刻出“玉器什錦古塔”,刀工精準到讓人以為是手術刀操作,獲特別金獎和普通金獎,總分第一。
外媒都說他手藝震驚世界。這次比賽后,他再立一等功,軍銜晉升中校,后來升到大校,成了軍隊廚師里軍銜最高的,享受正軍級待遇。
在軍隊里,李春祥不光比賽拿獎,還自創了不少菜品。他擅長以素代葷,用簡單材料復刻高端菜。比如,龍盤三寶是用魚肉、蝎子和鳳寶炸成龍形,樣子新奇,味道脆香。玉盤鹿鞭竹筍湯和什錦古塔,都是他用竹筍、鹿鞭疊成塔狀,澆上湯汁,視覺和口感都棒。
這些菜不奢侈,但營養足,符合部隊勤儉節約的要求。他還訓練了不少炊事骨干,教他們刀工和配料,現在這些徒弟散布全軍,繼續他的風格。李春祥的貢獻在于把傳統遼菜和軍隊需求結合,創作出實用又健康的菜系,比如用牛頭肉和牛鞭包在驢皮里蒸成熊掌狀,軟爛透嫩,吃過的人都說比真熊掌還好。
李春祥的軍旅生涯到2019年退役結束,那時他已經是大校,創下炊事兵最高軍銜紀錄。退役后,他轉戰飲食文化領域,當了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遼寧餐飲協會副會長,還創辦了沈陽華夏飲食文化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是國家3A級景區,他把從全國收集的廚具、盤子和老灶臺捐進去,從石器時代飲食到現代發展,全有展品。他還塑像紀念烹飪先輩,讓人記住他們的貢獻。2002年到2005年,他擔任央視《滿漢全席》評委,點評年輕廚師的刀工和火候,鼓勵他們創新。
2006年,李春祥設計了6.3米長的巨型筷子,獲吉尼斯世界紀錄,用這東西宣傳中國飲食文化。2007年到2012年,他繼續搞烹飪教育,舉辦培訓班,教人用簡單食材做宮廷味,比如復刻滿漢全席的迷你版,征服了不少國際將領。
2018年起,他組織了三屆世界華人烹飪錦標賽,建立師徒傳承檔案,培訓近3000人。他的弟子遍布56個國家,他收徒時強調先學做人再學做菜。2023年,他舉行拜師儀式,84位徒弟參加,場面隆重。他還創辦飲食文化基金會,幫助殘疾廚師就業。
李春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飲食外交家”稱號,因為他用餐桌搭建溝通橋梁。在國際軍事交流中,他掌勺的菜讓20國將領贊不絕口,外媒說這是中國最好的國家名片。
他批評餐飲圈拜師亂象,說大師該傳揚廚藝,不是搞形式。入選國家名廚目錄、遼寧省勞動模范,這些榮譽都實至名歸。他的創新不光在菜品,還在推廣綠色健康飲食,用素菜做出葷味,拒絕浪費。
李春祥一生沒啥負面,就是個實干家,從小窮苦到軍中頂尖,再到文化傳承,全靠鉆研。去世前,他還在博物館忙活,狀態挺好。2025年6月4日下午14時48分,他因病醫治無效走了,追悼會在沈陽市回龍崗革命公墓舉行,很多同行和徒弟去送別。
他的遺產是那些菜品和博物館,繼續影響人。說到底,李春祥證明了,廚師這行不低賤,做好了也能立大功,影響世界。他的故事挺勵志的,告訴年輕人,別看不起底層工作,肯下功夫啥都能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