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群體中,便秘是一個頗為常見且令人困擾的健康問題。不少老人一旦遭遇排便難題,往往習慣性地使用開塞露來應急。然而,這種做法只能暫時緩解癥狀,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實際上,老年人便秘的根源多為氣虛陰虧,而中醫的補虛法,能夠為潤腸通便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為何老年人易氣虛陰虧致便秘?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的各項機能逐漸衰退,氣血陰陽也隨之虧虛。中醫認為,氣具有推動作用,能促進腸道蠕動,推動糞便排出體外;陰液則如同腸道的“潤滑劑”,能滋潤腸道,使糞便保持一定的濕度,便于排出。
當氣虛時,腸道蠕動無力,傳送糟粕的能力下降,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而陰虧時,腸道失于濡潤,糞便變得干結難下,二者共同作用,導致便秘的發生。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老年人腸道的肌肉彈性降低,收縮能力變弱,再加上盆底肌等相關肌肉功能退化,使得排便動力不足。同時,老年人身體的新陳代謝減緩,水分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效率降低,腸道內水分減少,也進一步加重了便秘問題。
開塞露為何不宜常用?
開塞露確實在緩解便秘方面能迅速起效,通過其所含的甘油等成分刺激腸壁,引起排便反射,并起到潤滑作用,使大便順利排出。然而,長期使用開塞露會帶來諸多弊端。
一方面,頻繁使用會使腸道對其產生依賴性。原本腸道自己的排便反射被外界刺激強行替代,腸道的自主功能逐漸被削弱,自身的蠕動功能難以得到正常鍛煉和發揮,就像一個總是依賴外力扶持的人,自己的行走能力會越來越弱。
另一方面,開塞露可能會損傷腸道黏膜。不當的使用方法或者過于頻繁的插入操作,容易導致腸道黏膜受損,引發炎癥等問題,不僅會加重排便時的不適,長期積累還可能對腸道健康造成更大的隱患。所以,老年人便秘不能總是依賴開塞露來解決。
中醫補虛法如何潤腸通便
1、飲食調養:補虛食材,助力潤腸
在日常飲食中,老年人可以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具有補氣養陰作用的食材來潤腸通便。比如山藥,其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的功效,能夠補充人體的氣血陰液,增強腸道的蠕動和濡潤功能。適量食用山藥,無論是煮粥還是清蒸,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便秘癥狀。
此外,蜂蜜也是常見的潤腸佳品,它具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功效,能滋養陰液,潤滑腸道,促進排便。老年人可以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溫蜂蜜水,長期堅持,對改善便秘有顯著效果。
通過合理的飲食搭配,利用這些補虛食材,長期堅持,能從內部調養身體,改善氣虛陰虧的狀況,逐步解決便秘問題。
2、藥物調理:以補治秘,恢復動力
在傳統醫學認知里,許多便秘問題由虛證引發。像氣虛無法為腸道蠕動提供充足推動力,陰虛導致腸道失于濡潤,大便干結難行。
中醫常通過辨證論治,憑借獨特的“以補治秘”理念處理虛證便秘。通過補益身體,調整陰陽氣血平衡,恢復腸道正常動力,從根源上調節人體機能。
如臨床常用的首薈通便膠囊,組方就遵循了“以補治秘”的原則,由人參、蘆薈、何首烏、阿膠、決明子、枸杞子、白術、枳實八種藥材組成。其中人參大補元氣,為腸道蠕動提供動力支持;何首烏、阿膠、枸杞子等滋陰養血,滋潤腸道,使糞便易于排出;蘆薈、決明子清熱通便,輔助改善便秘癥狀;白術健脾益氣,增強脾胃功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和運化;枳實破氣消積,增強腸道的蠕動能力。補虛藥和瀉下藥合用,不會越瀉越虛,也不會產生依賴。
3、運動鍛煉:促進氣血,增強機能
雖然老年人行動相對不便,但適當的運動仍對改善便秘有很大幫助。運動不僅能促進全身的氣血循環,增強身體的氣血陰陽,還能直接鍛煉到腸道相關的肌肉,提升腸道的蠕動功能。
比如八段錦,其中的一些動作,如雙手托天理三焦、調理脾胃須單舉等,通過身體的拉伸、扭轉等動作,刺激腹部臟腑,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幫助老年人增強體質的同時,改善腸道功能,緩解便秘癥狀。
老年人便秘問題不可輕視,也不能單純依靠開塞露來緩解。通過深入了解氣虛陰虧的根源,運用中醫補虛法從藥物調理、飲食調養以及運動鍛煉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干預,有望從根本上改善老年人的腸道功能,實現潤腸通便,讓老人們擺脫便秘的困擾,享受更健康、舒適的晚年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