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連續調整了四五天,鯨落萬物生,銀行進入調整那么對于個股無疑是一個相對的利好。雖然每天題材都有輪動,但是題材逐步走強權重股,這就是慢牛的常見表現!
01外資,買爆A股!
花旗發表亞太股市最新策略報告,將中國和韓國股市的評級上調至“增持”。
花旗表示,盡管宏觀環境波動,亞洲股市表現仍優于全球同行。美國關稅政策使短期展望不明朗,但花旗對亞洲市場中期前景持建設性看法,預計MSCI亞洲(除日本外)指數至2026年中將有約7%的回報,預測市盈率約為14倍。
在亞洲市場中,花旗看好中國及韓國市場,將中國和韓國股市評級上調至增持,將印度股市評級從增持下調至中性。
花旗預計,恒生指數今年年底的目標價為25000點,明年年中目標價26000點;滬深300指數今年年底目標價4200點,明年年中目標價4350點;MSCI中國指數今年年底目標價79點,明年年中目標價82點。
花旗看好中國及韓國市場,韓國投資者則在“真金白銀”做多中國資產。據KSD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今年以來韓國投資者對港股、A股累計交易額超過54億美元,中國僅次于美國市場為韓國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資目的地,并追捧寧德時代及泡泡瑪特等。
此外,外資加倉動作不斷。從資金流動來看,上半年北向資金加倉A股。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北向資金持有A股數量1230.66億股,較2024年年底增加6.75億股;持有A股市值達2.29萬億元,較2024年年底增加871.27億元。
02 AI算力引爆萬億賽道!
算力硬件方向再度走強,滿坤科技、東山精密、鵬鼎控股、泰晶科技等個股漲停,勝宏科技、滬電股份、新易盛、生益電子等個股再創歷史新高。
消息面上,英偉達重啟H20對華銷售,將推全新合規GPU專供中國市場,或將進一步帶動國內數據中心建設及相關需求
此外,光模塊龍頭新易盛2025中報預增385%創紀錄,映射出全球AI算力基建的爆發性需求;
據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800G光模塊市場規模將突破12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67%。而作為承載核心元器件的高端PCB,其全球市場規模預測將于2026年達到1080億美元。
那么,這技術聯動的底層邏輯在于將AI算力提升導致傳統可插拔光模塊遭遇功耗瓶頸,通過CPO光電共封裝將功耗降低30%-50%,但需要PCB提供超高密度互連和更低傳輸損耗。
當前產業正處于"需求爆發→技術突破→業績兌現"的三階段爬坡期。在此背景下,兼具技術協同能力和產能先發優勢的企業將率先享受行業紅利。
中信證券在近期研報中表示,中短期來看,一線/準一線、二線PCB公司的預測PE(當年度)估值水平有望分別提升至25~35x、15~25x,后續隨行業景氣發展和估值向明年切換,有望支撐當前估值水平。
相關產業鏈深度分析:
1.算力硬件:
邏輯:政策層面,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推動 “算力網絡國家樞紐” 建設,明確要求 2025 年新建數據中心 PUE≤1.3,直接利好具備高密度服務器和液冷技術的本土企業。這種 “外需拉動 + 內需升級” 的雙重驅動,使得算力硬件成為當前 A 股最具確定性的受益方向。
細分領域如下:
1)服務器與集成商
浪潮信息:作為英偉達 H20 主力集成商,2025 年 Q1 H20 訂單量激增 300%,出貨量突破 10 萬臺。公司通過與英偉達深度綁定,占據國內 AI 服務器市場 40% 以上份額,同時積極布局液冷技術,其高密度服務器適配 H20 集群部署需求。
中科曙光:憑借液冷服務器技術優勢(PUE≤1.25),成為 B30 機架方案核心供應商。公司與寒武紀合作開發的國產化 AI 一體機已在政務、金融領域落地,實現從芯片到整機的全鏈條自主可控。
紫光股份:依托新華三的英偉達總代理身份,2023 年 AI 相關訂單增長超 950%,其液冷服務器可節省 30% 能源消耗,在政企市場建立差異化競爭力。
2)光模塊與高速互聯
中際旭創:全球 800G 光模塊市占率超 40%,英偉達每臺 H20 服務器需配備 4-8 個 800G 光模塊,公司直接受益于算力需求爆發。2025 年 Q2 凈利潤預計達 23.77 億元,創歷史新高。
新易盛:1.6T 光模塊研發進展領先,預計 2025 年下半年量產,深度綁定谷歌、Meta 等國際大客戶,同時進入英偉達供應鏈體系。
3)PCB與先進封裝
生益電子:AI服務器 PCB 市占率國內第一,2024 年相關產品營收占比達 48.96%。公司智能算力中心高多層板項目已投產,Q2 扣非凈利潤同比增超 5 倍。
長電科技:承接英偉達 H20 的 CoWoS 封裝訂單,通過技術授權與自主研發結合,逐步突破 2.5D 封裝產能瓶頸,2025 年先進封裝業務營收占比預計提升至35%。
4)數據中心與基礎設施:
邏輯:AI算力需求爆發倒逼數據中心向 “高功率、低能耗” 轉型,形成技術升級與政策驅動的共振。工信部《2025 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評價指標體系》要求 PUE≤1.3,直接推動液冷技術滲透率提升。高密度算力需求則催生 IDC 與算力租賃市場擴張,這種 “綠色化 + 高密度” 的雙重升級,使得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成為 AI時代的 “新基建” 核心。
1.液冷技術
曙光數創:推出相變間接液冷系統解決方案,單機柜功率支持 100kW+,PUE≤1.2,冷媒 SFP-1025F 實現低壓運行(≤0.3MPa),徹底解決傳統水冷泄漏風險。2025年Q1新增上架需求10.9 萬 KW,較去年均值增長 43%。
英維克:冷板式液冷方案市占率國內第一,與騰訊、阿里合作建設超大型數據中心,2025 年液冷業務營收預計突破 50 億元,同比增長 120%。
2.IDC 與算力租賃
萬國數據:2025 年 Q1 上架率達 76%,新增訂單中 AI 算力占比超 60%,與英偉達合作建設的 H20 集群數據中心 PUE≤1.25,滿足互聯網大廠推理需求。
鴻博股份:通過與英偉達合作運營智算中心,提供算力租賃服務,2025 年 Q2 算力出租率提升至 85%,單卡日租金達 2000 元。
風險提示:以上內容僅為個人觀點,供交流參考使用,所有內容不做買賣操作依據,據此介入,風險自擔,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大v自薦 合作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