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陸庭
作者態(tài)度
用理性客觀的視角看待人生百態(tài),用熱血赤誠的態(tài)度來書寫世事無常,努力做一個清醒而不麻木的人,認真過一段瀟灑但不肆意的人生。
01
中國人的造神運動
中國人最喜歡玩造神和毀神運動,每出現(xiàn)一個巔峰人物就一定要把他捧得高高的,若是他的成就有利于民族和社會,就一定會給他冠上一個“神”的稱號。
而企業(yè)家們也樂于披上這件民眾編織的“圣人之衣”,從此掩蓋本性在公眾面前扮好一個“圣人”。因為這既能讓他們享受民眾和輿論的追捧,也能讓他們在商業(yè)和政治世界中持續(xù)獲利。
宗慶后便是深諳此道之人,常年身穿一身灰色中山裝和布鞋,生前以樸實節(jié)儉的“布鞋首富”形象著稱,與妻子更是以模范夫妻的形象示人。
作為數(shù)次登頂首富之人,高鐵只坐二等座,飛機只坐商務艙,一年開銷不到5萬元,完全符合大眾對于道德崇高之人的完美幻想。
他高舉民族品牌與外資博弈抗爭多年,他創(chuàng)建的家文化也一度是娃哈哈凝聚企業(yè)動力的精神圖騰,卻沒想到在死后破了功。
02
華美的袍上 爬滿了虱子
這些所謂的民族企業(yè)家們,其實很清楚背上了民族企業(yè)這口鍋,道德模范這件衣服也必須得穿上。因為你不穿這件衣,就沒辦法吃到里面的紅利。
所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在商業(yè)市場中也不例外。
因為你既然自稱民族企業(yè),在商業(yè)運營中吃了民族企業(yè)聲譽的紅利,就一定會被這股紅利背后的民族道德要求所裹挾。
受儒家文化浸染數(shù)千年的中國人,骨子里其實有著一套非常嚴苛的道德標準的,對于自己造的神,國人不怕他發(fā)達,就怕他既當又立。
但是在資本與權力的侵蝕中,很少有人能夠抵擋住來自深淵的誘惑,所以華美的袍上,總是爬滿了虱子。
如果你在這篇文章對你有所觸動,就請給我來個點贊轉發(fā)吧!
這是對我創(chuàng)作最大的支持,謝謝。
看完記得及時關注
收看更多好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