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200 字
閱讀完約8分鐘
金融投資報記者 陳雨禾
近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健康與活力再次成為高層關注的議題。國務院常務會議7月16日明確指出,要“切實規范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
事實上,在“不卷價格卷創新”的大環境下,近期各大車企新品頻出。有市場人士認為,隨著經濟運行回溫及各項政策加持,中國新能源車產業的全球競爭力正在加速壯大。
店內展出的小米SU7 Ultra
汽車產業備受關注
7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著眼于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針對該產業領域出現的各種非理性競爭現象,堅持遠近結合、綜合施策,切實規范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要加強成本調查和價格監測,強化產品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督促重點車企落實好支付賬期承諾;要著力健全規范競爭的長效機制,加強行業自律,更好發揮標準引領產業升級作用,引導企業通過科技創新、提升質量等增強競爭力。
而這并非有關部門近期首次關注汽車產業。
7月15日,據新華社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與市場監管、商務、財政等部門協同建立常態化共享機制,助力企業上市快速核查、汽車以舊換新精準補貼;與公安部門建立高效的機動車合格證數據共享機制,打通合格證核查“快速通道”,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上牌體驗。
有行業分析師認為,在政策層面,隨著各項刺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推動汽車市場熱度延續,帶動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攀升。隨著經濟運行回歸正常,汽車產銷有望繼續向上,同時,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維持高位,也意味著市場對新能源車型的接受度在持續增強。
另外要注意的是,近日前來中國的英偉達公司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在7月16日第三屆鏈博會期間,因一句“非常希望購買一輛小米汽車”成為熱點話題。同時被提及的,還有比亞迪汽車“令人叫絕”,以及其與比亞迪在智能駕駛和電池技術等方面的合作。
此外,黃仁勛還表示,理想汽車空間大得像帶輪子的客廳,蔚來和小鵬則非常豪華等。據報道,目前英偉達已通過DRIVE平臺與小米、比亞迪、理想、極氪等國內車企合作,并在今年1月公布的合作名單中同時囊括特斯拉、奔馳、豐田等國際品牌。
各大車企不斷“上新”
記者注意到,近期各個車企放出的新品正持續成為市場焦點。在部分觀點看來,身處愈加反“內卷”的大環境下,車企通過升級產品、強化服務等方式吸引市場,起到的作用將遠大于單純的“價格戰”,同時也有利于市場的長期健康有序發展。
7月16日,特斯拉在官微上宣布:“Model Y L,金秋見?!彪S后,特斯拉副總裁陶琳轉發稱,該款Model Y L為全場景大六座豪華SUV。有消息指出,Model Y L為全輪驅動車型,定位介于Model Y和Model X之間,業內人士預計售價在40萬元左右。
7月17日,理想汽車微博發文稱,理想i8現已開啟預訂。隨后,理想汽車CEO李想也在微博發文稱,“希望通過理想汽車全體同事的共同努力,我們以后也能做到:沒有大小訂、沒有發布會,官網直接開賣?!?/p>
此外,華為鴻蒙智行的多個“X界”系列品牌也紛紛宣布推出新品。
7月15日,問界汽車官宣問界M8純電版將會在8月份上市,在諸多介紹中,安全堡壘、健康出行、家庭智慧旗艦SUV等關鍵詞被重點提及;7月14日,享界汽車官微也在微博公布了鴻蒙智行首款旅行車——享界S9T即將到來,隨后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補充稱,該車型“高顏值、大空間、更智慧,9月上市”;同日,尚界汽車發布了“尚界”首款車型H5的官圖,稱品牌要為千家萬戶打造高品質出行生活,正式發布時間在今年9月等。
引發市場關注的也不止新品,還有公司在資本運作、生產經營等方面的諸多動作。
7月15日晚間,吉利汽車公告稱,公司與極氪簽訂合并協議,將收購尚未持有的全部極氪股份,以強化在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球競爭力和成長性。目前,吉利汽車持有極氪62.8%的股份。極氪完成私有化后,將成為吉利汽車的全資子公司,并申請從紐交所退市。股價方面,吉利汽車在本周實現4連漲,8.19%;而美股極氪則在近五個交易日里五連漲,累計漲幅為14.59%。
此外,在2023年9月放棄上市、10月申請破產重整的威馬汽車,近日也傳出了可能“復活”的消息,有報道援引一份威馬前員工爆料的一份威馬汽車《致供應商白皮書》稱,威馬汽車將可能復工復產,第一步就是2025年9月復產EX5E.5車型,確保年產銷1萬臺,爭取實現產銷2萬臺,同時在海外布局,開拓東南亞和中東市場,2026年量產10萬臺。
機構熱議市場機會
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6月,國內汽車銷量約290.4萬輛,同比增長13.8%。在此期間,比亞迪、吉利汽車、一汽大眾的零售銷量位列前三,分別約為35.2萬輛、19.6萬輛、14.3萬輛,市場份額分別約為16.9%、9.4%和6.9%。其中,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銷量分別同比增長49.6%、48.4%。
乘聯會數據則顯示,上周(2025年7月1日至6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23.8萬輛,同比增長約1%;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3.3萬輛,同比增長39%。
在部分觀點看來,汽車行業隨著經濟運行回歸正常和各項刺激政策的加持,行業觸底反彈的態勢明朗,景氣度正持續回升,未來產銷有望持續向上。甬興證券分析認為,考慮到汽車行業目前整體情況,建議關注低估值的整車和零部件龍頭企業因業績改善帶來的機會;新能源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優質賽道核心標的。
具體到機會方面,申港證券指出,汽車板塊應關注低估值的整車和零部件龍頭企業因業績改善帶來的機會,新能源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優質賽道核心標的。因此建議關注在新能源領域具備先發優勢的自主車企,如比亞迪、長安汽半、吉利汽車、理想汽車等;業績穩定的低估值零部件龍頭,如華域汽車、福耀玻璃等;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優質賽道核心標的,如華陽集團、德賽西威、瑞可達、科博達、伯特利等;“國內大循環”帶來的自主可控機會,如菱電電控、三花智控、星宇股份、上聲電子、中鼎股份等;強勢整車企業(如特斯拉、大眾等)對核心零部件的拉動效應,如拓普集團、文燦股份、旭升集團等。
從相關產業來看,有觀點認為,隨著大功率充電設施發展提速,超充產業鏈有望積極受益。東方證券表示,充電樁行業轉向高質量發展,近期行業政策指明方向,聚焦于大功率充電設施建設,政策驅動下大功率超充有望加速推廣。建議關注核心器件及整樁設備中產品和技術能力領先的頭部企業:盛弘股份、永貴電器、特銳德。
編輯|梅婧
責編|陳雨禾
校檢|袁鋼
審核|廖小濤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金妹兒。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注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聯系金妹兒:028-8696849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5112018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