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7月13日,臺軍“漢光41號”演習中,裝甲部隊坦克擦撞民用轎車,這已是演習4天內第5起事故。
臺軍這場號稱“史上最長”的演習從7月9日持續到18日,2.2萬名參演人員圍繞“大陸2027年攻臺”的設想展開演練。民進黨當局此前高調宣稱模擬了“灰色地帶襲擾”“灘岸突襲”乃至“城市巷戰”,實際進程卻充滿尷尬。
7月10日晚,“愛國者”導彈車在新北市新店區轉彎時,因與民宅雨棚距離過近動彈不得,4個多小時后才在警方協助下脫困。同一晚,M109A5自行榴彈炮車在桃園新屋區接連撞上4輛民用車輛,起因是司機對路況不熟,沒控制好車身寬度。12日晚間,高雄市旗山區一輛軍車沖撞路邊設施,3名官兵頭破血流,安全氣囊被血染,所幸無生命危險。13日上午的坦克擦撞事故,讓桃園市大園區的銀色轎車左前側徹底變形。
美國會大廈(資料圖)
對于密集事故,臺“國防部”辯解稱戰備訓練本身具有高度危險性。但島內輿論并不買賬。軍事專家張競貼出演習中沙包筑墻的照片,質疑掩體既未偽裝,結構也不牢固。網友留言更直接,“這分明是標靶”“連綠色偽裝都懶得弄,還說演習視同作戰”。有人嘲諷,“這樣的表現,還好意思吹噓‘抗中保臺’”。
就在臺軍演習狀況頻出時,美軍400余人的“觀察團”抵臺,其中現役人員身著便服,深入一線部隊“指導”并觀摩教召動員。這一規模創下歷年之最。此前已有消息顯示,駐臺美軍人數已達500人左右。
美軍此行意圖明顯。一方面,借“指導”之名推銷軍火,民進黨當局向來在軍購上出手闊綽,不管裝備新舊照單全收。另一方面,試圖強化“以臺制華”,給盟友傳遞信號。
不過,美國的盟友似乎并不配合。五角大樓近期頻頻向日本和澳大利亞施壓,要求明確若臺海爆發沖突將扮演何種角色,負責此事的正是國防部副部長科爾比。他在社交平臺上稱此舉是為“恢復嚇阻力”,卻遭到盟友冷遇。
臺灣地區(資料圖)
日本防衛省表示,對“臺灣緊急事態”這類假設性問題“難以作答”,強調應對措施需依據憲法和法律逐案處理。澳大利亞的態度更直接,總理阿爾巴尼斯在訪華期間拒絕回應相關問題,僅強調已增加國防支出。當被問及美國在“戰略模糊”下要求他國表態是否合理時,他反問“你自己已經回答這個問題了”。國防工業部長康羅伊則明確表示,不會在沖突爆發前提前決定派遣軍隊,“是否出兵由當時的政府決定”。
盟友的冷淡態度,與美國自身的“戰略模糊”政策形成對比。知情人士透露,日澳等國對美方要求感到錯愕,“美方自己都沒給臺灣空白支票式的保障,卻要盟友明確立場”。
美國國內態度也出現微妙變化。國務卿魯比奧此前將中國稱為“最強大、最危險的對手”,還放話要在東盟外長峰會上“質問中方對俄支持”,但與王毅外長會晤后,他改稱會談“非常有建設性、積極”,承認中美有很多可合作的領域。
這種轉變背后,是美國面臨的現實壓力。俄烏沖突、巴以問題等國際熱點需要中國配合,國內經濟的債臺高筑和通脹壓力,也讓美國不得不尋求與中國接觸。
面對臺海局勢的復雜動向,大陸方面采取了精準反制。7月16日國臺辦例行發布會上,發言人陳斌華就8家臺灣實體被列入出口兩用物項管制名單一事作出回應。
賴清德(資料圖)
針對陸委會所謂“大陸將經貿措施武器化”的指責,陳斌華連發三問:究竟是誰在謀“獨”挑釁破壞臺海穩定?是誰在阻撓兩岸交流違背主流民意?是誰“唯美是從”搞“脫鉤斷鏈”損害經貿合作?
他明確表示,漢翔航空工業等8家實體配合“臺獨”分裂勢力“以武謀獨”,證據確鑿。將其列入管制名單,是捍衛國家主權、維護臺海穩定的必要舉措,也是保護兩岸同胞利益的正義行動,合理合法。
從臺軍演習事故頻發,到美軍施壓盟友遇挫,再到大陸的精準反制,臺海局勢的走向愈發清晰。任何試圖分裂國家的行徑,都將遭到全體中華兒女的堅決反對,也不可能得到國際社會的真正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