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變寒不覺冷,飯中藏刀卻常溫。
誰能想到,一份熱騰騰的外賣,藏的不是溫度,而是膽寒。
但凡在外工作的人,很少有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點外賣的。而隨著食品行業的環境越來越差,顧客逐漸變得謹慎:就算點外賣,也只點能堂食的店。專門做外賣的店,直接跳過。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你以為能看見廚房的飯店就干凈健康了?實際上,即便你看到了廚房,也不一定看到了真相。
今天有媒體發現,在不少飯店里,堂食和外賣的食材,竟完全不同。
具體來說,去店里吃,給你吃新鮮的肉。可如果點外賣,他們就給你吃凍肉、預制菜。
一時間真得是啞口無言,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這里的人似乎總是如此。哪怕消費者已經退到犄角旮旯里了,他們依舊能整出更沒底線的操作。
人退三分猶不止,貪欺一步敢登天。
你永遠在退,他們永遠在進。用四個字形容:得寸進尺。
總之眼里只有立馬看得見的利益,才不管什么道德、欺騙、法律,潛規則隨處可見,多到仿佛是行業標準。
新聞里廚師透露,這是行規,大多數外賣的分量都會比堂食的分量少20%到30%。
你以為用一張券,不用出門,還吃到了比平常去到店里更便宜的飯菜,于是暗自竊喜,覺得自己聰明。
殊不知,你這一份是經過“特殊關照”的,不僅分量上缺斤少兩,連食材上,都比別人要多出來一大堆添加劑。
“這是新鮮的,您放心吃。”接著又掂了掂手中的冷凍串說,“這些是外賣用的,不一樣”。
看著這樣的字眼,我真得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我確實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同一家店,我到店吃飯,竟然要花比點外賣更多的錢,這是為什么?
我得出的答案是,因為到店吃,占了飯店的空間,也就是為部分租金買單。顯然,這答案是錯誤的。因為這是一個符合邏輯、人性與市場規則的答案。而有些人的行為,毫無邏輯,沒有人性,也從不講規則。
門前招牌寫良心,后廚冰柜藏詭計。
剛剛的熱搜,網民和媒體共同發聲:燒烤調料被曝用廉價豬飼料原料。
食品上的問題,在我們身邊已經延續了不止一年兩年三年,究竟是負責監督的部門瀆職、后知后覺;還是人性的底線,在不斷刷新歷史新低?又或者兩者都有。
其實這兩天還有一件奇葩的食品事件,說某地一小學購買的雞蛋里,有60個,被檢出獸藥殘留超標。然后當地市監局就對學校進行了處罰,完事。
這操作,都把我看懵了。也再次印證了一句話:弱者常常被“依法處置”,強者總能“依法無事”。
我本不可能幫學校食堂多說一句好話,可按正常的邏輯,明顯生產方和銷售方責任更大。如此嚴重的問題,怎么可能只單一的去追究學校的責任呢?
如此,后果還用說嗎?生產和銷售方,更加肆無忌憚。而且連學校都算得上“弱者”,換了普通人,還要什么公道?
這畫面,簡直就是在火災現場罰了報警的人。而放火的,早已經在下個地點劃亮了火柴。
就是這樣的操作,甚至可以說是“無能”的行為,在不斷助長那些始作俑者的囂張氣焰。
真正的過錯方不會受到處罰,那繼續犯錯,對他們來說又何樂不為呢?更甭提,犯錯,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利潤。
就比如上面這起事件,如果前提是學校在購買前就知道,廠家的雞蛋有問題,仍堅持購買。那學校該罰。可如果他們沒有提前得知這一訊息,那便只是和我們一樣的“消費者”。
各位能想象嗎?你去超市買了兩板雞蛋,結果雞蛋存在“獸藥超標”的問題,然后,市場監管局對你進行了處罰。而廠家,卻相安無事。
底線一退再退,監管一讓再讓;
黑手翻鍋作羹湯,蒼蠅趁縫鉆明堂。
底線被當成地墊反復踩踏,良知被放進冷藏庫不斷冰凍。當責任都能轉移,當監管都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問題真的只出在“食品”兩個字眼上嗎。
該重新想一想了,底線像個笑話,讓吞的人在哭,讓笑的人大賺。它一步步滑落,究竟是誰的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