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影視巨頭的眼光果然夠毒辣!他們現在發現,來自中國的“短劇風暴”正以驚人的速度席卷全球,搶占著寶貴的用戶時間和娛樂市場份額。
看看這股風潮吧!從默默無聞到全球爆火,中國式短劇的崛起不過短短幾年光景。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多個中國短劇出海平臺的數據簡直像坐了火箭! 用戶量、付費率、下載量,核心指標全線飄紅,增長率動輒百分之幾十甚至翻倍。
這意味著什么?簡單算個數:全球每新增10個豎屏短劇用戶,里面很可能就有3個甚至更多,是在為中國制造的劇情付費、上頭!
更驚人的是,這股風潮不僅吸引了觀眾,更直接引爆了歐美本土的“拍劇熱”。一個核心現象就是:入行門檻被中國模式徹底拉低了!
日本一位資深影視觀察家最近就驚呼:“如果歐美傳統影視行業再不積極應對,全球觀眾的娛樂時間將被中國式短劇進一步‘吞噬’。” 注意,這位觀察家說的是“中國式短劇”,而不是籠統的“中國劇”。
這里面的區別,跟汽車那事兒有點像。“中國劇”可以指在中國制作的劇集,可能有好萊塢合作、有國際資本。
但“中國式短劇”,它骨子里流淌的就是中國互聯網的基因——超快節奏、極致反轉、情緒直給、付費點精準。 這套玩法,基本是中國平臺和創作團隊首創并輸出海外的。
為什么歐美會掀起“全民拍短劇”的風潮?關鍵就在于這“中國模式”的核心之一:低到不可思議的入行門檻。
前陣子好萊塢大罷工鬧得沸沸揚揚,傳統影視制作周期長、成本高、風險大、新人出頭難的問題暴露無遺。這不,“中國式短劇”就像一股清流(或者說泥石流?)沖了進來。
看看現在歐美片場的選角標準吧:男演員?帥就完事了!女演員?美就對了! 管你之前是餐廳服務員、超市收銀員、還是辦公室白領,只要外形達標,導演(常常還是中國導演或深諳中國套路的本地導演)可能當場拍板!投資方?很大概率也是嗅到商機的中國資本或華人資本。
這種模式效率高得嚇人:一部幾十集、上百集的短劇,從立項到拍攝完成,可能就十天半個月!上線回款更是快馬加鞭。 對于歐美本地那些苦苦掙扎的小演員、臨時演員、甚至素人來說,這簡直是天堂!
想想看,傳統劇組跑龍套可能等幾個月才結算,而短劇劇組呢?選中你,二話不說,先打500到1000美金的定金到你賬上,第二天直接開工! 在紐約、洛杉磯、倫敦這些生活成本高企的大都市,這種“快錢”對許多追逐演藝夢想的“社畜”來說,就是及時雨,能解決最現實的房租和面包問題。
那么,歐美觀眾買賬嗎?買!而且是瘋狂買! 美國的大爺大媽、英國的上班族、歐洲的年輕人,對這種“短平快”的“中式爽劇”毫無抵抗力。
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沒看過這么密集的“龍王歸來”、“戰神覺醒”、“豪門恩怨”的極致橋段,完全被這種來自東方的、直擊多巴胺的敘事邏輯征服了。 論在有限時間里制造情緒過山車的能力,中國編劇確實獨步天下。
所以,那位日本觀察家的預言,恐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點破了正在發生的現實。全球娛樂消費習慣正在被重塑,而中國短劇模式,憑借其超低的門檻、超高的效率和精準的情緒供給,正在成為這場變革的強力引擎。
連Netflix這樣的流媒體巨頭,其高管都被曝出在積極接觸中國短劇團隊,探討合作可能。
這不由得讓人感嘆:未來娛樂的潮流,正被一種來自中國的創新模式所引領。 這不僅僅是商業的成功,更是一種文化敘事方式在全球范圍內的攻城略地。
對于渴望多元娛樂選擇的全球觀眾,以及無數懷揣演藝夢想的普通人來說,這,或許正是時代贈予的一份獨特禮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