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擔心發多了會被刪除被屏蔽
“我天天發這些,會不會被人嫌煩啊?”
“他怎么把我屏蔽了?是不是我哪里不對?”
伙伴們,真的別想太多!說實話,沒有那么多人會把目光聚焦到你的每一條朋友圈里,你沒那么多觀眾。
大家刷朋友圈,感興趣就看兩眼,不感興趣就劃過去,就這么簡單。
如果真的有人因為你分享專業內容而屏蔽你,那說明他根本就不會是你的客戶,刪了就刪了唄。留下來的,才是真正關注你、可能會為你帶來案源的人。
咱們發圈是給那些欣賞、認可我們專家律師IP的人看的。
?優化建議:將朋友圈也視為高效的客戶篩選群體,留下的才是你應該服務的核心人群。
02
發圈過后不停關注點贊量
發朋友圈,千萬不要有點贊執念和點贊焦慮。
我們發朋友圈,是為了刷足專業存在感和穩定的人設,讓大家知道你是律師,而且一直在、非常靠譜。
可能很多人看了你的分享,覺得很有收獲,但他就是沒有點贊的習慣,只是默默在看。可當他或他的朋友遇到法律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
這,才是你發圈的真正意義。
?優化建議:你的持續輸出本身就是勝利,享受過程。
03
過于糾結發圈后別人怎么看自己
朋友圈是發給客戶看的,更是發給自己看的。
管其他人怎么看呢?
那些不為你收入負責、只圖自己一時嘴爽的“指指點點”,本質上都是無效噪音。
你是什么樣的人,自然會吸引什么樣的目光。
做你自己,就夠了。
?優化建議:回歸初心,把每次發圈都當成一次記錄自己日常的記錄簿,先利己再利他。
04
過于在乎發圈的黃金時間點
朋友圈不是過去電視時代的黃金檔,沒辦法在統一的時間把全國觀眾都集中到電視機前。
因為,每個人刷圈的時間都是不同的。
大爺大媽習慣刷朋友圈的時間,肯定和90后、00后不同;企業老板刷朋友圈的時間,和網紅主播刷朋友圈的時間大概也不會相同。
更別說還有個體習慣的差異了。
?優化建議:與其糾結“何時發”,不如先做到持續地覆蓋,再聚焦“發什么”,優質內容在任何時間都能發光。
05
發圈分組只給客戶看
有的律師發朋友圈,尤其是普法朋友圈的時候,喜歡設置標簽分組,只給客戶看。
我知道,你可能覺得:這些內容只發給我的老客戶看看就行了,其他人看了也沒用,說不定還會煩我天天發這些呢。
但伙伴們,除了已經是我們老客戶的人,你租房買房加的房產中介小哥、一起打球的球友、某次商會加上的小老板……他們也都是你的潛在客戶啊,你的普法朋友圈,也是給他們看的。
此外,你的同行律師,我也建議你最好不要屏蔽。
同行案源,也是律師的重要案源來源。
在他們面前刷專業存在感,讓他們知道你的專業領域,說不定,某天人家遇到了適合的案子就會推薦給你。
?優化建議:大膽選擇“全部可見”,將每位聯系人都視為潛在的案源或鏈接。
06
區分出工作號和生活號
大多數律師的精力有限,本身就沒有太多功夫去經營自己的工作號。
開一個工作號的用途,很可能就僅僅是加一些工作上的客戶,律師就很容易忽視這個賬號的朋友圈運營和關系維護。
最后的結果是,你很大概率會讓你的工作微信閑置下來,成為無情的工作溝通機器。
?優化建議:“人號合一”,將生活溫度注入工作微信,讓客戶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專業律師形象。
07
過于追求發圈的內容完美
很多伙伴發圈,總覺得自己得配一個非常精致的文案,把拍的圖p得非常精美,反復打磨、挑不出一絲問題,才能發。
說實話,這么做不僅會極大消耗你的精力,拉低你的發圈頻率,還很可能會讓你的客戶覺得你不夠真實,反而會影響他對你的信任感。
咱們律師發朋友圈、塑造私域IP,“活人感”是相當重要的,你要讓客戶感覺到,你是非常接地氣、就在他身邊的人。
?優化建議:用“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的心態發圈,真實的瑕疵遠比精致的虛假更有吸引力。
當然了,如果你想讓自己發圈的質量更高、更能吸引客戶關注,轉化案源,我們可以借助AI的力量降本增效,加入AI驅動私域IP增長營:
08
朋友圈不可見/僅3天可見
代入客戶視角,你遇到了一個法律問題,新加了一位律師好友,或者突然想起自己好像認識一個律師。
點進他的朋友圈時,你看到的,是一片空白,或者,永遠只是“最近三天”的內容。
你會對他產生信任嗎?真的,很難。
一個空的朋友圈傳遞了什么信號?
不活躍?不專業?不愛分享?太高冷?甚至…這人還在做律師嗎?
?優化建議:打開朋友圈權限,讓客戶盡情“考古”,每一次回顧都是一次信任的累積。
我們AI驅動私域IP增長營元老班的學員,上完課后,就立馬就把朋友圈的權限給打開了,讓更多親朋好友看到他是一個專業的律師:
09
沒辦法做到每天都發朋友圈
律師都很忙,哪有空天天琢磨朋友圈。
所以,很多人的朋友圈就成了“周更”“月更”“季更”甚至是“年更”選手。
可要知道,朋友圈是個信息流飛速的地方,如果你的朋友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經常“冒個泡”,大家很快就把你忘了。
等人家真有法律問題想找人咨詢時,腦子里可能都想不起你這號人。
朋友圈日更,是要讓大家知道你“一直在線”,一直在做專業的律師。
?優化建議:不必追求長篇大論,非常精細,有空多發,沒空發一條簡短的工作感悟或分享也很好。
你也可以加入相關的朋友圈打卡社群,群友互相督促,會更有動力。我們AI驅動私域IP增長營元老班的學員,自發組建了一個每日發圈打卡群,大家每天接龍打卡:
10
不發體現律師身份的內容
翻開很多律師的朋友圈,全是曬娃、曬旅游、曬美食……
生活氣息是挺足,但跟你律師的身份有啥關系呢?別人刷過去,只覺得你是個熱愛生活的朋友,壓根想不到你是個能解決專業問題的律師。
?優化建議:不是說不能發生活,而是要“摻著發”。
比如,今天參加了個很牛的論壇,可以發;最近辦了個有感悟的案子,可以分享下心得;看到個社會熱點,從法律角度嘮兩句。讓大家知道,你既是個有趣的人,更是個靠譜的律師。
AI驅動私域IP增長營元老班學員的朋友圈
11
結語
這10大發朋友圈的誤區,你有中招嗎?
本周五,我們發起的#LegalMVP首屆未來法律人線上論壇 即將開幕。
15位通過AI拿到私域IP結果的律師,以及LegalMVP創始人姚郡主CoCo老師和CTO王德浩Wonder老師,會用5天15個小時的精彩分享,給到你更多的實操落地案例和方法論分享,歡迎轉發如下海報到朋友圈,免費報名論壇:
發朋友圈、做好私域IP的真正意義,不是為了取悅誰,也不是為了應付KPI,而是用各種手段攢起你的私域案源池。
你的每一條朋友圈,都是在為你的案源添磚加瓦,都可能為你帶來下一個案源。
結合這些認知,我們AI驅動私域IP增長營元老班的伙伴,實打實地借助AI的力量,運營好了自己的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