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客隨主便"這句老話,在很多家庭關系中似乎已經變成了"主隨客便"。不少人在接待親戚時,不僅要提供免費住宿,還得承擔大量伙食開銷,甚至還要充當免費導游。而當你暗示對方分擔一些費用時,往往會被貼上"斤斤計較"的標簽。這種尷尬的親情消費困境,我想很多人都曾經歷過。讓我來分享一下我與大舅一家的故事。
"喂,小麗啊,五一假期我們想去你那兒玩幾天,你看方便嗎?"手機里傳來大舅熟悉的聲音,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我站在陽臺上,望著窗外繁華的城市景色,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去年五一,大舅一家四口在我家住了四天,離開時只塞給我兩百塊錢,連我家一天的水電費都不夠,更別提四個人的伙食費了。
"大舅,今年五一我和老公打算出去旅游..."我試探性地推辭。
"啊?去哪兒啊?我們可以一起啊!"大舅的語氣里帶著理所當然,"反正你們對本地熟,帶我們一家去玩玩,省得我們找不到路。"
我握緊手機,深吸一口氣:"大舅,我們已經訂好酒店了,是雙人間..."
"那有什么關系,你退了不就行了?"大舅笑呵呵地說,"我們過去住你家就行。你看,我們去年住得不是挺好嗎?"
我咬了咬嘴唇,回想起去年那四天的"噩夢"。我和老公擠在書房的小床上,而主臥和次臥則被大舅一家占據。每天早上六點,他們就開始在廚房叮叮當當地做早餐,全然不顧我們的休息。更不用說,那兩百塊錢與他們消耗的水電、食物以及我們充當導游的辛勞相比,簡直是杯水車薪。
"大舅,今年可能真的不太方便..."我試圖委婉地拒絕。
"哎呀,親戚之間還這么見外干什么?"大舅的聲音突然嚴肅起來,"我是你媽的親哥哥,你這態度是怎么回事?連住幾天都不行?"
我的胃開始隱隱作痛,這種道德綁架的對話模式太熟悉了。
"大舅,不是這個意思,"我強忍著不適,盡量保持語氣平和,"只是今年我們真的有安排了,行程都定好了..."
"什么安排這么重要,連家人都不接待了?"大舅的聲音提高了八度,"你媽知道你這樣對待長輩嗎?我可是把你當親閨女看的!"
聽著大舅的指責,我感到一股無名火從心底升起。去年五一,他們一家四口在我家吃住四天,最后離開時隨手塞給我兩百塊錢,還一副施舍的表情。那四天里,我和老公不僅要負擔他們全部的生活開銷,還得充當免費導游,帶他們去各個景點玩。而大舅的兩個孩子,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三歲,簡直把我家當成了游樂場,客廳的地毯被可樂染了一大片,次臥的床單也被零食弄臟了。
"大舅,去年您一家在我家住了四天,我和老公花了不少心思招待。"我深吸一口氣,決定把話說明白,"您最后給的兩百塊錢,說實話,連四個人四天的基本開銷都不夠..."
"你這孩子,怎么這么計較?"大舅打斷我,聲音中帶著明顯的不滿,"我們是親戚,不是外人!難道你還要跟親戚算賬?再說了,我們來是看望你們,又不是來享受的!"
這番話徹底點燃了我的怒火。看望我們?每天早出晚歸,把我家當旅館和餐廳,這叫看望?
"大舅,不是算賬的問題,"我的聲音不自覺地提高,"我和老公也有自己的生活壓力,房貸車貸都很重,再加上物價這么高..."
"哎喲,你這意思是我們一家給你添負擔了?"大舅冷笑一聲,"我們可是你的親舅舅一家!你現在過得這么好,連接待我們幾天都不樂意了?你媽泉下有知,不知道多傷心!"
提到已故的母親,我的眼眶瞬間濕潤了。大舅知道這是我的軟肋,每次都用母親來道德綁架我。
"大舅,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聲音有些哽咽。
"那你是什么意思?"大舅咄咄逼人,"你是嫌我們給的錢少是吧?那你說,住你家四天該給多少錢?一千?兩千?你開個價!"
我被這番話激得渾身發抖。這哪里是親情,分明是一場交易。而最讓我心寒的是,大舅明知道這樣講會傷害我,卻還是毫不猶豫地說了出來。
"不是錢的問題..."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是錢的問題是什么問題?"大舅不依不饒,"你這房子是你自己掙錢買的嗎?不是你媽留給你的嗎?現在用來接待你媽的親哥哥都不愿意了?"
這句話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刺進我的心臟。母親去世前確實留下了一筆錢,成為我買房的首付。但這并不意味著我的家就成了大舅一家的免費旅館。
"大舅,"我深吸一口氣,決定把話說開,"去年您一家來,我和老公花了不少精力招待。您留下的兩百塊,連我們四天的額外水電費都不夠,更別提食材和帶您們出去玩的門票、油費了。我們不是富裕家庭,也有經濟壓力..."
"你這孩子真是越來越勢利了!"大舅打斷我,聲音中充滿了失望和憤怒,"我好歹是你舅舅,來看你一次還要算計這算計那的。我看你是飛黃騰達了,忘本了!"
就在這時,剛下班回來的老公看到我臉色不對,接過電話:"喂,大舅,怎么回事啊?"
聽了幾句后,老公的表情也變得難看起來:"大舅,實話跟您說吧,今年五一我們真的安排了出游計劃,已經訂好酒店和機票了,改不了。而且說句實在話,去年您一家來,住了四天,最后只給了兩百塊,這確實有點..."
電話那頭傳來大舅更加憤怒的聲音,雖然聽不清具體內容,但那咄咄逼人的語氣讓我心驚肉跳。我和老公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無奈和憤怒。
老公深吸一口氣,嚴肅地說:"大舅,親情不是用來消費的。如果您覺得我們小氣,那就這樣吧。五一我們確實有安排,實在不方便接待。"
說完,他掛斷了電話,然后轉向我,輕輕抱住我顫抖的身體:"別難過,有些界限必須劃清。"
我靠在老公溫暖的懷抱里,淚水卻止不住地流下來。電話雖然掛斷了,但我知道,這件事遠沒有結束。大舅一定會告訴全家人,說我們不孝順,忘恩負義,勢利眼...
老公輕撫我的后背,低聲說:"別怕,我們沒做錯什么。他們不能一直這樣消費你的愧疚和親情。"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輾轉難眠。大舅的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我心里。他說我忘本,說我不記得母親的恩情,這些話讓我既憤怒又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