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塔尼亞胡徹底飄了!頂著32國的不滿與聲討,以色列空軍在中東又開戰端。直接轟炸敘利亞國防部大樓,兵鋒直朱拉尼政府高層,關鍵時刻,朱拉尼果斷服軟。親手將阿薩德家族轟下臺的敘利亞民眾,終究是發現了不對勁。
7月16日下午,以色列空軍在全程直播之下,堂而皇之地突襲了位于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國防部大樓。
在完成一輪又一輪導彈攻擊后,以色列空軍如入無人之境一般,全須全尾地揚長而去。
以色列這邊打出完美“零戰損”戰績的同時,被動挨揍的敘利亞可就慘了。根據現場的資料顯示,以軍這次甚至動用了鉆地炸彈,直接把整棟國防部大樓給炸穿了。
實際上,不光是國防部大樓,以空軍的襲擊幾乎炸遍了朱拉尼位于大馬士革的所有政府機構,就連朱拉尼自己的總統府也未能幸免。
據當地媒體披露,就連朱拉尼本人也被這次襲擊搞得狼狽不堪,靠著總統府堅固的地下掩體才幸免于難。
而且以色列這次的膽子也確實不小,這次針對朱拉尼政府的行動,是以色列頂著32個國家的不滿和聲討完成的。
就在敘利亞國防部遇襲的前一天,也就是7月15日,哥倫比亞和南非共同牽頭,在波哥大召開了“海牙集團”首次全員部長級會議。
據悉,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就是32國共同商討出一個方案,并通過法律和外交手段打擊以色列,以停止他們對巴勒斯坦地區的非法占領。
很明顯,無視海牙集團當中亞非拉各方的聲討,于中東再度開啟戰端,有美國撐腰的以色列,其有恃無恐程度由此便可見一斑。
不過話又說回來,以色列雖然在中東橫行無忌,但通常情況下,即便內塔尼亞胡再囂張,也不至于像現在這樣完全無視國際社會的聲音。
追根溯源,此番以色列之所以寧愿冒著得罪廣大亞非拉國家的風險,都要對朱拉尼重拳出擊,倒還真怪不到內塔尼亞胡身上。因為這一次,率先挑起沖突的,是朱拉尼。
簡單來講就是,朱拉尼在執掌權柄之后得到了美西方國家的普遍支持,而這種支持也直接膨脹了他通過軍事手段一統敘利亞的野心。
由此,朱拉尼揮師南下,進攻了以色列所支持的德魯茲政權控制的蘇韋達省,并與當地德魯茲武裝發生沖突。
費盡千辛萬苦扶持起來的親以色列的德魯茲勢力,面臨被朱拉尼打擊的局面,內塔尼亞胡徹底急了,二話不說,直接介入戰局。
而且,為了讓自己的行動看起來更像是“師出有名”,以色列明確表示,自己之所以動手,是因為以色列與德魯茲人關系深厚,但事實上,恰恰相反,以色列正是利用了德魯茲人和朱拉尼的矛盾,實現自己在敘利亞的勢力擴張。
說的再現實一點,敘利亞這個國家不論是誰掌權,以色列都完全不在乎,他們所希望的,是敘利亞始終保持四分五裂的現狀。這樣一來,陷身于內戰的當地武裝每天處在相互消耗的狀態,以色列的國家安全才能得到進一步保障。
也就是說,以色列介入敘利亞內部沖突,目的可謂相當堅定而明確。
相比之下,朱拉尼則顯得有些舉措失當。
從戰報來看,盡管以色列在軍備、武器彈藥方面給德魯茲武裝提供支持,但德魯茲的武裝力量畢竟以民兵為主,完全不是敘利亞正規軍的對手,被打得節節敗退。
然而就在前線捷報頻傳的關鍵節點,朱拉尼卻改變主意,突然決定不打了。
當地時間7月16日晚,根據敘利亞達成的新停火協議,敘國防部門武裝力量開始從蘇韋達省首府蘇韋達市撤出。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朱拉尼做出了妥協。
也就是說,野心勃勃喊著統一口號,主動挑起武裝沖突的是朱拉尼,而在面臨以色列軍事壓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脅,且在前線占據優勢的情況下選擇停火妥協的還是他。
這樣一個臨時政府,居然被部分人奉為能拯救敘利亞的力量,敘利亞的未來,肉眼可見地黯淡無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