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晚上躺在床上準備睡覺,手機突然之間彈出一條微信消息“在嗎”?
又或者說你正在玩游戲,和朋友聊天正聊得起勁,手機也彈出一條“在嗎”的微信消息!
此時你心里是不是立馬就不是滋味了!
然后你硬著頭皮回復問:“在呢,怎么了?”
過了幾分鐘對方卻回復說:“沒啥事呢,就是問問,看看你是不是在忙呀。”
那一刻,你是不是頓時想把手機打開飛行模式,關機,或者干脆點,直接把手機砸了!
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為啥微信聊天時,別問“在嗎”,以及教你幾招“聰明人”的聊天技巧。
根據微信官方的最新數據,每天有超過1億條“在嗎”消息被發送,但其中有被回復的消息卻不超過40%,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在嗎”這倆字,為啥這么讓人討厭呢
你想想,你問別人“在嗎”,對方能回答啥?
如果對方回“在”?那接下來呢?
回“不在”?那你還問個啥?
這就好比我們去朋友家玩耍,敲門問:“在家嗎?”
朋友回答:“在家。”
然后呢?你是不是還得再問一句:“那我能進來嗎?”
這是不是多此一舉,久了就會讓人厭煩!
而且現在生活節奏快,大家的時間都非常有限,你冷不丁地來一句“在嗎”
對方要是不回吧,又怕你真的有什么重要事情,要是回吧,又怕你真的是閑的無聊,沒什么事!
收到“在嗎”,就像冷不丁被人攔住問“有空嗎”,關鍵還不知道對方要干啥。回吧,怕被麻煩事纏上;不回,又怕錯過重要消息,簡直是“薛定諤的回復”,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心里那叫一個糾結。
我姐上次就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對方突然間大半夜給她發了一個“在嗎”,而我姐呢又是個夜貓子,剛好看到了就回復了,結果對方只是說,睡不著,想找個人聊聊天,說說話,這可把我姐折騰得夠嗆,不回吧,怕錯過重要事情,回吧,你看,根本就是無聊!
你有沒有發現,那些經常問“在嗎”的人,要么是閑得無聊,要么是想“摸魚”。
比如,我們正在加班加點忙工作,突然收到一條“在嗎”
你心里肯定想:“有什么事直接說就好了,干嘛要先問在不在?”
你是不是瞬間就想給他一巴掌?
“在嗎”讓人覺得你在“試探”
你問“在嗎”,對方心里肯定想:“你到底想干啥?”
這就像是你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問別人:“在不在?”
對方肯定會被嚇一跳,甚至會懷疑你是不是有啥“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以,“在嗎”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覺得你在“試探”,而不是真的有事。
那聰明人都怎么做呢?別急,我給你支幾招。
1、直接說事,別拐彎抹角
有事大大方方直接說,不要拐彎抹角,既浪費時間,又讓人反感!
比如,你生活上遇到困難,想問朋友借錢,直接說:“能不能先借我點錢,救濟一下”
而不是先問:“在嗎?”
這樣既節省時間,又顯得你很干脆利落。
2、有時候,我們確實只是想和朋友聊聊家常,沒什么重要事情,此時咱們為了避免尷尬,可以用笑話,或者熱門的電視劇開場。
比如說,我們可以說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或者正能量的電視劇,想跟你分享一下,讓你一起樂呵樂呵,對方看到我們的段子之后,自然而然就會跟我們聊天了,這樣一場愉快的聊天就開始了!
3、用表情包,更有趣
表情包是聊天時,緩解尷尬氣氛最有效的潤滑劑!
比如,你想和朋友打招呼,但是又不懂說什么,不懂如何開場,此時你就可以發一個“微笑”的表情包,或者一個“萌娃打招呼的表情”。
這樣既不會顯得突兀,又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4、如果你不確定對方有沒有空,可以在消息后面加個小尾巴。
比如說我們有事求助于朋友時,可以先把內容發過去,接著在后面加一句:“有空的話回我一下,我有個問題想問你。”
這樣既不會顯得你在“逼迫”對方,又能表達你的需求。
05 、再給大家講個真實案例
我有個朋友建華,以前特別喜歡問“在嗎”。
和女孩子聊天時也是這樣,不管什么時間,都直接發送一句:“在嗎”
結果對方就回復:“在呢,怎么了?”
然后建華半天沒動靜,對方就生氣了,就沒聊了!是不是,白白錯過了一段美好的緣分!
后來,建華學聰明了,直接說事。
比如,他想約女朋友吃飯,就直接發:“晚上有空嗎?一起去吃火鍋。”
對方看到直接回復:“好啊,幾點?”
這樣一來,不僅效率高,還避免了尷尬。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對方有沒有空,可以先問:“現在方便嗎?”
這樣既不會顯得突兀,又能表達你的尊重。
最后,大家有沒有遇到過“在嗎”這種尷尬的情況?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