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購買
今年上半年,在免簽朋友圈擴容,以及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退稅政策的推動下,“China Travel”繼續升溫。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由常規的打卡式觀光向解鎖多樣中國、體驗多樣中國而轉變。
在北京秀水街,幾輛載著外國游客的大巴車停在門口,游客們成批走進商場選購商品。一家工藝品店里,幾位來自挪威的游客正在選購茶杯。這是她們第一次來中國旅行,到秀水街購物,他們留出了一天的時間。
北京秀水街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 張騰:今年上半年,秀水街接待的入境游客同比2024年實現翻一番的增長,銷售額預計提升80%以上。他們對中國元素的一些文化文創產品很感興趣。
深圳的華強北,也是很多外國游客慕名而來的必打卡目的地,從智能手表到降噪耳機,從無人機到AI眼鏡,各種品類豐富的電子產品都是他們的心頭好。
深圳華強電子世界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承珠:從市場來看,外國友人來華強北購物,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了50%。6月份的日均,外國朋友到華強北是7000人次,現在增長到8000人次,甚至更多。
滿載而歸 深度體驗 外國游客感受立體中國
不只是中國購,隨著中國文化的吸引力增強,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期待在中國旅行的時間再長一點,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能再深入一點。在北京的胡同街區,一個來自西班牙的入境旅游團正在體驗一場“深度胡同游”。他們乘坐老北京人力三輪車,從什剎海地區一路穿行,到達銀錠橋,了解胡同的文化內涵,接著走進一戶家庭,進一步了解老北京四合院的生活形態與歷史文化。
西班牙游客:在中國,萬物背后都有含義。這種象征意義、這些圖案紋樣,都特別好。我自己尤其喜歡繪畫,看到這里用毛筆作畫的方式,覺得非常獨特,很享受這種體驗。
導游任超告訴記者,隨著入境政策的持續優化,他能明顯感覺到今年入境游客量的增長。今年,他每個月的接團數量接近去年均值的2倍。此外,外國游客的需求和旅游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北京導游 任超:許多外國旅游者除了游覽大眾景點之外,還向我們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了解北京人真正的生活。2024年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鐘樓和鼓樓是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今年我們特意將鼓樓和鐘樓納入產品中。
與此同時,在免簽政策紅利的深度釋放下,外國游客的足跡也正從一線城市、知名景點,下沉至三四線城市、縣域城市,給文旅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
某在線旅游平臺數據顯示,文化體驗類產品成為今年入境消費新亮點。非遺工坊、民俗演藝、市井生活探秘等沉浸式玩樂項目預訂量同比飆升300%,其中布藝扎染、剪紙、陶藝手作等非遺體驗項目最受外國游客歡迎。同時,川劇變臉、京劇演藝在某在線旅游平臺的海外平臺預訂量比去年增長了近10倍。端午節期間,不少外國游客加入多地劃龍舟的隊伍中,也讓人印象深刻。
總臺央視記者 吳佳靈:從拖著空行李箱來“掃貨”,到在胡同里騎行、穿著漢服打卡,再到排隊參觀AI展、體驗科技互動館。 外國游客的中國之旅,不再只是“轉一轉,看一看”,而是正在轉向文化、生態、科技等多元融合的深度體驗。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數量大幅增長 。 其中, 北京口岸出入境外國人達290余萬人次,占出入境總量的近三成,同比增長36.5%;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8萬人次,同比增長38.5%。 這背后,是中國持續優化免簽政策、擴大免簽國家范圍、提升旅游便利化水平的努力。也正因如此,中國,正成為越來越多外國游客心中“常來常往”“常來常新”的超級目的地,一個更加立體、真實、生動的中國,正展現在世界面前。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 | 田園 責編 | 曾義峻 審核 | 黃海
官方通報黃楊某甜“天價耳環”事件調查處理情況
娃哈哈宗慶后遺產糾紛升級,杭州成立專班介入處理
省公安廳原副廳長,為涉黑團伙站臺、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